自2月底以來,金價開啟“一路狂飆”模式,連創歷史新高。3月12日,紐約黃金期貨收盤報2163.70美元/盎司,倫敦現貨黃金收盤報2157.98美元/盎司。而在3月8日,這兩項指數的盤中最高價分別以2203美元/盎司和2195.07美元/盎司刷新歷史高點。在金價走高帶動下,國內消費者熱情高漲,許多品牌金飾售價已高達660元/克以上。不少網友發問:“這波‘黃金熱’,該‘上車’嗎?”
資料來源:彭博社、ICE基準管理局、世界黃金協會
是什么推動了本輪金價飆升?世界黃金協會12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從黃金回報歸因模型(GRAM)來看,美元走軟、黃金市場隱含波動上升、投資者看漲倉位上升、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等是部分因素。
“金價上漲與投資者的避險情緒有一定關系。”星展銀行投資策略師鄧志堅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美聯儲很有可能在下半年進入降息通道,外加美元走勢已趨于疲弱,因此投資者選擇增加黃金持倉,規避美元匯率下跌風險。同時,全球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加劇也進一步推升了金價。
事實上,世界各國央行持續高漲的購金熱度也成為助推金價走高的因素之一。據世界黃金協會今年初發布的《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2023年全球央行需求達1037噸,沖至歷史第二高位,較2022年僅減少45噸。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月,全球官方黃金儲備環比增加39噸。
那么對于投資者而言,現在這個時間節點還能入手嗎?
“美聯儲下半年降息預期較高,而從歷次美聯儲降息周期來看,金價上漲概率較大。綜合而言,我個人看好未來金價的走勢。”菜百股份高級黃金投資分析師李洋說。他還表示,短期內金價如有波動回調將會是不錯的買入時機。
“如果是對黃金價格影響因素不太了解的消費者,我們一般建議采用分批次買入的方式,即通過不同周期的分批次買入把價格盡量拉得平均一些。”李洋說。
同時,專家也指出,作為分散投資風險的重要工具,黃金投資要著眼于中長期,不要只盯著短期漲跌。業內專家認為,投資仍需理性,尤其是在金價相對較高的時間段,參與黃金市場還要以“穩”為主。
“我們并不建議投資者非得看到黃金大漲時才進入市場,而是應該從資產配置的角度進行考量。”鄧志堅表示,目前從占整個資產配置的比例上來說不建議建立大倉位,保持在5%-10%將會是較為理想的狀態。
當前國內市場黃金投資渠道較為豐富,除了購買包括金條、首飾在內的實物金外,一些銀行推出的積存金產品也較為便捷穩妥,近期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鄧志堅還表示,對于追求更高利潤的投資者而言,一些金礦股也值得考慮,但其波動性較大,不適合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人士普遍指出,投資存在一定風險,任何人都無法確保資產未來走勢,投資者應該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和投資能力評估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