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巴黎奧運會射擊賽場上,當黃雨婷為中國代表團摘得了本屆奧運會首枚金牌的那一刻,她頭上的發夾也意外地在社交平臺上火熱,“冠軍同款發夾”成為了電商平臺的熱搜關鍵詞。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奧運健兒在賽場上傳遞競技精神的同時,他們的“帶貨能力”也不容小覷。京東平臺數據顯示,近一周運動員同款運動服和背包的搜索量環比增長超10倍,運動員同款拖鞋、發卡等秒變“斷貨王”,運動會紀念幣銷量也屢創新高。
唯品會數據也顯示,奧運會開幕以來,運動拖鞋銷量同比增長3倍;運動手套銷量同比增長83%;運動褲、運動裙銷量均同比增長30%以上。
在這背后,一方面是運動員“帶貨”給中國商家帶來的新商機,另一方面,則是線上線下平臺都在圍繞熱門商品、場景為品牌和商家帶來引流和賦能。
運動員“帶貨效應”顯著
短短幾日,在小紅書上,關于“奧運冠軍同款發夾”的筆記已經超過了1萬篇。記者發現,最初消費者的討論熱度都集中在“奧運首金”黃雨婷的發夾上,但隨著賽事的進行,中國女子兵乓球運動員陳夢的一字夾、中國女子射擊運動員張瓊月的扳手簪子、中國女子羽毛球運動員黃雅瓊的星星發夾、中國女子自由式小輪車運動員鄧雅文的國風簪子,都成為了消費者們關注的焦點。
這樣的熱度,也讓商家看到了新商機。記者注意到,在京東平臺上,有店鋪便緊跟賽事熱潮推出了“冠軍同款發夾”,銷量也呈現火爆狀態。該店店長王軍表示:“冠軍同款的話題不斷涌現,潛在客戶也很多,新品搭配使用平臺的營銷工具,轉化非常好,這款原本銷量一般的發卡一天銷量翻番,庫房存貨馬上賣完,現在工廠正在加班加點生產。”
不僅是發夾,京東數據顯示,跳水運動員全紅嬋的小丑魚拖鞋,在7月31日登上熱搜后,同款產品成交額環比前一天猛增5倍;中國女子滑板運動員鄭好好所用的同款滑板熱度攀升,讓芥宜滑板專營店的7月銷量環比6月增長了350%。
“帶貨實力”強勁的還有中國女子網球運動員鄭欽文,在社交平臺上,鄭欽文奪冠同款網球拍、鄭欽文教練團金牌加油裝都登上了熱搜。
實際上,相關產品的火爆,與運動員的自身形象不無關系。售賣全紅嬋同款拖鞋的京東暖之緣官方旗艦店店長陳益苗告訴記者:“今年巴黎奧運會,小丑魚拖鞋出現在了我國跳水名將全紅嬋的腳上,她還給大家展示了一下該拖鞋的特別穿法,一下子這款奧運禪寶同款小丑魚拖鞋瞬間火出了圈,銷售額也得到顯著提升。”
談及產品爆火的原因,陳益苗表示:“主要是奧運會的影響力,還有全紅嬋選手在國內可愛顏值跟獨一檔的實力深受大家伙的喜愛,大家都想跟奧運冠軍穿同款拖鞋,是對全紅嬋為國爭光的肯定和信任感。”
另外,通過上述案例可以發現,帶動“周邊產品”火熱的大多是女性運動員,這在一方面也傳遞出女性運動員越發受到關注的信號。話題度日益高漲,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著女子體育市場的快速升溫。
而在這背后,則帶動著女性運動消費市場的升溫。《中國經營報》就曾報道,女性在游泳、冰上運動、滑雪運動等方面購買的商品件數持續增長,其中增長最快的商品品類包括飛力士棒、握力器、拉力帶等,此外女性用戶對于運動營養品的偏好顯著高于男性。
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創始人張慶認為:“從觀賞角度來講,運動的過程也需要盡情展現女性魅力,這些都帶來了巨大的空間,甚至可以催生一個品類、一個品牌。”張慶表示,縱觀整個體育服裝市場,有1/3來自女性服飾,這對品牌商來講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奧運會帶來新商機
除了明星運動員的“周邊”產品之外,奧運會的到來,也帶動紀念幣產品銷量提升。
記者了解到,今日收藏(廈門)貿易有限公司成功獲得了在中國奧委會轄區內開設巴黎2024年奧運會紀念幣產品的授權,并于今年6月份開設了今日收藏錢幣專營店。該店店長秦瑞告訴記者:“得益于京東‘春曉計劃’,借助秒殺、百億補貼等營銷玩法,我們的紀念幣新品銷量火爆,僅在7月27日奧運會開幕后的一天,店鋪成交額就較前一日有了超過7倍的激增。”
記者在該店鋪看到,其售賣的紀念幣,有銀幣也有普幣,包括弗里熱吉祥物、各類運動項目、城市圖形等樣式。
實際上,紀念幣的銷售情況也與賽事熱點緊密相關。秦瑞告訴記者,例如鄭欽文奪冠之后,咨詢網球項目樣式的紀念幣的消費者就比較多,而中國游泳隊奪得金牌之后,關于游泳的紀念幣熱度就會增長。
除了紀念幣,其他有紀念意義的產品同樣迎來了新商機。根據記者觀察,像吉祥物的鑰匙扣,包括毛絨玩具這一類的,也能取得不錯的銷量。如京東平臺某店鋪售賣的巴黎奧運手辦、鑰匙扣、徽章、冰箱貼等數十款文創周邊,在7月26日奧運會開幕后,該店鋪銷售迎來全面爆發,一周訪客環比增長580%,成交訂單量增長400%,其中巴黎城市冰箱貼、舉旗搖旗徽章、弗里熱立體鑰匙扣受到消費者追捧。
“這些產品的共同性是他們的覆蓋性比較強,結合熱點,搜索巴黎奧運會相關的東西,看到相關的吉祥物鑰匙扣等會想著買一個自己紀念收藏,或者送人。” 秦瑞表示。
實際上,每屆大型賽事都會帶火相關紀念品,如北京冬奧會期間吉祥物冰墩墩“一墩難求”,卡塔爾世界杯期間吉祥物拉伊卜熱銷,巴黎奧運會吉祥物“弗里熱”也圈粉無數。
在這背后,是賽事特許經營產品在國內的日益起勢。清華大學品牌營銷高級研究員孫巍表示,奧運會特許商品是奧運活動和觀眾消費者互動的媒介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傳遞作用。因此,成功地推銷奧運特許商品也是奧運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特許經營商品的運營,需要多方配合。如秦瑞店鋪所銷售的紀念幣,是在法國巴黎造幣廠鑄造的,中國奧組委做了準入審批,今日收藏獲得了特許經營資格,這才在各個渠道進行售賣。
顯然,像這種基于賽事IP衍生的產品正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當然,消費習慣的養成,在這個“新商機”中也起著關鍵作用。曾有體育賽事IP從業人士就告訴記者:“首先,在疫情期間,大家對體育賽事的精神寄托和消費水漲船高,除了衣食住行外,精神需求無限放大;其次,北京冬奧會也教育了市場,大家對正版官方授權商品的信任和購買的欲望也在提升。體育賽事IP營銷在國內屬于朝陽行業,而且未來成長空間很大。”
線上線下競逐奧運營銷
實際上,早在奧運會開幕前后,電商平臺就圍繞著奧運會開啟了促銷活動。
可以看到的是,電商平臺的促銷活動都圍繞著觀賽或運動氛圍進行。
淘寶打造了“沖奧燃動季”活動,其中包括吃喝玩樂等各類觀賽裝備,還有多種直播活動。
唯品會于7月26日早10點開啟“唯品運動節”,活動精選高品質、高知名度的夏季熱銷運動大牌,圍繞城市運動、戶外運動、室內健身三個場景,覆蓋用戶從入門、進階到專業各個階段的消費需求。
京東秒送則是在奧運期間推出“奪金免單”活動,中國隊每奪得一枚金牌,則送出2024份免單,更在奧運前夕簽約飛人劉翔成為其品牌的“時效見證官”,強化最快9分鐘送達的服務心智。
社交電商平臺,如抖音、快手等平臺通過與版權方合作獲取奧運會轉播權,并邀請明星、運動員參與直播互動,成功將體育賽事轉化為電商流量的黃金入口,實現體育營銷與電商銷售的結合。
而在線下商圈,也在積極探索“奧運+”的場景建設。據了解,新世界集團就在8月結合巴黎奧運會,將上海南京路商圈進行多樣化打造,加強南京路商圈消費的創新融合。其間,南京路上各大老字號食品門店與進博集市推出奧運美食節,新世界城、新世界大丸百貨、第一百貨商業中心、永安百貨等各大商業綜合體也將結合巴黎奧運會等熱點話題,推出一系列主題活動。
百聯股份則是聯動全國40多家門店推出超200場系列活動,涵蓋團賽、飛盤、滑行等七大主題,疊加八段錦、尊巴、青少年擊劍/曲棍球等單體特色活動。還與超700家運動品牌,以及餐飲、娛樂業態聯動開展促銷,引入領獎服展示、品牌區域挑戰賽、運動沙龍等活動,實現體育熱度的消費轉化。
可以看到的是,奧運營銷活動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和便利的服務,也為品牌、商家帶來了更多的市場機會。也可以預見,隨著奧運會的結束,這些營銷活動也將為各大線上線下平臺積累寶貴的經驗和數據,為未來的大型賽事營銷活動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