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美國東部時間6月23日傍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宣布,以色列和伊朗已就“全面徹底停火”達成一致,這場為期12天的沖突即將結束。
這一出人意料的消息引爆全球金融市場,此前因避險需求而大漲的美元被拋售,油價大跌。截至北京時間24日16:30左右,美元指數報98.13,美元/人民幣報7.1778,美元/離岸人民幣報7.1760,WTI油價報66.31美元/桶。
高盛表示,由于供給大于需求,仍維持年末對布倫特油價60美元以下的預測。同時,接受記者采訪的外資行交易員和分析師普遍認為,如果中東沖突出現真正的緩和甚至終結跡象,特朗普可能會將注意力重新轉向他眼中的“敵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打壓美元的結構性因素仍然存在。從中期來看,機構依然預期美元將走軟,部分投行已將未來12個月的美元/人民幣預測調整至7以下。
由于以色列和美國針對伊朗核計劃的打擊,此前地緣政治風險激增,油價一度單日飆升超10%,WTI油價在6月22日最高觸及77美元/桶。
隨著風險的大幅降級,各大機構預計油價仍將重回下行軌道。高盛大宗商品分析師認為,石油供應不會中斷,布倫特原油價格到年底將回落至60美元/桶左右,這將溫和提振經濟增長,并抑制總體通脹。
早前,各界擔心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導致油價飆升。根據各大機構的一致假設,通過霍爾木茲海峽的原油運輸量約為2000萬桶/日,若一個月內下降50%,隨后11個月持續下降10%,油價將短暫飆升至110美元/桶,這將導致2025年四季度油價平均約為95美元/桶。
然而,伊朗80%以上的石油出口(主要對中國)和70%的民生物資進口都依賴該海峽,一旦封鎖,伊朗的石油出口將大幅下滑,而石油收入約占伊朗政府收入的三分之一。因此,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并不符合伊朗的經濟利益,且可能對其財政造成嚴重打擊。
這條海峽也并非伊朗所能完全掌控,因為牽扯了大部分中東產油國,一旦海峽被封鎖,伊朗必將遭到這些國家的強烈反制,在外交上面臨“孤立無援”。此外,美國方面也不會袖手旁觀。美國、英國等國已在海峽附近部署軍事力量。
如今,似乎這一風險已經基本解除。在隔夜的電話會上,全球大宗商品研究聯席主管丹·斯特魯文(Daan Struyven)表示,仍維持其基本判斷,即中東沖突不會導致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市場出現實質性供應中斷,預測布倫特油價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回落至每桶60美元左右。
這一預測背后的邏輯是,在基線情境下,全球石油供應增長非常強勁,供應增速是主要消費集團需求增速的4倍;OPEC核心產油國(如沙特、阿聯酋)以及非OPEC國家(如巴西和安哥拉)都將貢獻顯著的產量增幅。
短線沖高后美元再度趨弱
盡管此前美元喪失避險貨幣地位的言論不絕于耳,但在軍事沖突發生之際,美元資產仍是資金流入的不二選擇,而不會是歐元資產。
受中東沖突影響,美元指數一度沖擊100,不過隨著停火聲明傳出,美元遭遇猛烈拋售,回到了97區間。
德國商業銀行外匯分析師安特耶(Antje Praefcke)對記者表示,市場已對這一消息作出迅速反應,美元走軟(歐元對美元重新升破1.16),油價也出現回落。美元此前在沖突加劇時升值,主要歸因于油價上漲,從而改善了美國的貿易條件,美元作為避險貨幣的角色也發揮了一定作用。盡管外界對美元避險功能的信心有所動搖,但在軍事沖突時期它依然具有一定吸引力,而且美聯儲仍堅持將基準利率維持在相對較高的4.25%~4.5%區間,而多數其他G10國家的央行已在降息。
不過,她表示,美元的強勢可能難以維持太久。
鮑威爾將在北京時間24日22:00出席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半年一度的聽證會,闡述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外界關注他將如何堅定地為自己的立場辯護,以對抗來自特朗普要求降息的壓力。安特耶表示,通常來說,壓力會引發反作用力。因此,鮑威爾可能會非常明確而有力地表達立場。如果他表現出這樣的態度,美元可能會再次短暫走強。否則,正如近日美聯儲理事鮑曼(Michelle Bowman)發表鴿派言論稱,如果通脹壓力受控,她將支持7月降息,美元就可能迅速承壓。
知名資管機構駿利亨德森(Janus Henderson)投資經理繆子美對記者表示,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美元走弱,或還有10%的下跌空間,但下跌的過程不會是一條直線,而是較為波折的。
人民幣回歸“緩升”通道
人民幣匯率和中國股市在24日都大幅反彈,美元對人民幣再度回到7.18以下,上證綜指漲超1%收復3400點大關。
“美元指數反彈夭折,人民幣又回到升值邏輯?!蓖鈪R專家、浙商中拓集團金融市場業務部總經理劉楊對第一財經表示。
高盛中國經濟學家王立升對記者表示,近期高盛將美元對人民幣匯率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預測值分別調整至7.1、7和6.9(此前分別為7.2、7.1和7),維持7的年終目標,但預計未來一年將低于該目標。這些預測明顯強于市場普遍預期和對年終的遠期匯率預期(約為7.2和7.1),但該機構認為,有充分理由支持人民幣將進一步升值。中國出口行業的強勁表現,以及人民幣匯率被低估的水平,都表明人民幣有可能走強,從而抵消貿易談判的影響。
A股和港股在24日明顯反彈。事實上,據記者從投行處了解到,近幾周PB(主經紀業務,對沖基金為主)機構賣空力量較強,對沖基金連續4周凈拋售中國股票,且創下兩個半月以來最快的拋售紀錄。對沖基金對中國的凈敞口又回到了年初的水平。而隨著地緣風險的緩和,風險情緒已明顯改善。
摩根士丹利基金方面提及,隨著外部擾動緩和,中期角度看,A股市場仍將沿著中國制造的主線演繹,繼續看好幾個方向:一是科技成長,估值回落到低位,AI為長期趨勢,產業邏輯很強;二是中國制造,包括高端機械、汽車、軍工甚至醫藥等,其中的優質公司需要重視;三是新消費,部分公司不但占據國內市場主導地位,海外市場拓展也極為順利,成為上市公司業績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