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29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近期不會與烏方會談,但俄方希望第三輪談判日期能在未來幾天內確定。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5月和6月分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直接談判,在6月2日第二輪談判后,外界一直關注下一輪談判的前景,尤其是近期雙方在戰場上持續保持高強度對抗的背景下,談判為何遲遲未開啟,是否還會繼續,如果繼續又將聚焦哪些問題,都是外界普遍關心的話題。
近日,佩斯科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關于第三輪談判,俄羅斯的立場眾所周知:烏方領導層立場以及美國調解工作的效率是決定談判進度的“關鍵因素”,此外談判必須考慮現實的地面情況(戰場形勢),“這一點必須不能拋諸腦后,必須納入考量”。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于6月18日表示,俄烏雙方準備在6月22日之后舉行會談。至于為何是6月22日之后,俄官方并未予以說明,但有專家認為,6月22日是蘇聯衛國戰爭開始的日期,普京專門提出這一天有一定的象征意義。
27日,普京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參加完歐亞經濟聯盟會議后表示,在落實完成此前與烏克蘭在伊斯坦布爾達成的協議內容后,俄烏將舉行第三輪談判,俄羅斯已為此做好準備。同一天,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羅夫表示,在完成對人道主義問題的討論后,烏克蘭計劃推進烏俄領導人會晤并期望展開實質性對話。
普京所說的落實此前達成的協議內容,主要是指完成陣亡軍人遺體和戰俘交換。根據協議,俄羅斯向烏克蘭移交6000具軍人遺體,并交換所有重傷、重病以及25歲以下的戰俘。
6月16日,俄方代表團團長、總統助理梅金斯基宣布完成了最后階段的遺體移交工作,烏方共接收了6060具遺體。同時,雙方于6月9日和26日分別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戰俘交換工作。
分析認為,人道主義成果是相對容易取得共識的部分,目前這方面的紅利已基本用盡。接下來的第三輪談判雙方要開始“啃硬骨頭”了,可能圍繞領土、安全保障、軍事安排等更為核心和實質性的問題進行談判,這無疑會使談判進程更加艱難。
此外,俄烏第三輪談判遲遲沒有開啟,還有一個原因是戰場形勢再次升級,雙方近期將關注點都轉向了戰場。不過無論怎樣,第三輪談判不會繼續拖延下去,盡管戰場形勢有升級,但是對于俄烏沖突需要盡快轉向政治解決的客觀需求并沒有改變?,F階段的延宕更多是一種戰術層面的博弈,談判場和戰場形勢已經形成某種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