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9月1日電法國商界領袖警告,法國當前政治動蕩可能產生嚴重經濟后果。
英國《金融時報》9月1日報道,法國商界領袖抱怨當前法國政治缺乏確定性,也沒有達成如何修復公共財政的政治共識。
法國總理貝魯8月25日對政府2026年預算草案作解釋說明時說,為擺脫政府面臨的困境,他要求國民議會9月8日對其領導的政府進行信任投票。
《金融時報》預測,這次投票結果前景不妙。反對黨已宣布將否決政府財政赤字計劃。
左翼社會黨領袖奧利維耶·富爾8月29日宣稱該黨已做好執政準備:“我們受夠了要么支持貝魯、要么世界末日'的威脅論調。”
法國企業運動組織負責人帕特里克·馬丁警告,法國面臨真實的“衰退風險”,國家已處于“風雨飄搖的境地”。他在商業會議上告訴媒體記者:“訂單正在枯竭,關稅壓力加劇,如今再次疊加法國式政治風險……這無疑給經濟增長帶來新的威脅。”
法國政治動蕩擾動金融市場。法國基準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周突破3.5%,接近歐元區債務危機后最高水平。家樂福超市首席執行官亞歷山大·邦帕爾說:“現在只有消費在支撐法國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對消費者最為不利……不確定性越強,產生重大沖擊的風險就越高。”
安盛集團法國區負責人紀堯姆·博里說:“過去18個月政府持續動蕩,企業家需要清晰的政策導向才能作出必要的投資決策。”
貝魯去年12月接任總理。此前,巴尼耶政府因不信任動議下臺。針對貝魯發起的信任投票,法國工業聯合會主席亞歷山大·索博直言,貝魯的冒險舉措讓本已“噩夢般”的預算談判雪上加霜,“之前一團糟,現在更糟”。
能源巨頭昂吉集團首席執行官凱瑟琳·麥格雷戈說:“(企業需要)穩定與連貫的政策。有時我驚訝地發現,我們的官員竟如此不理解這種競爭優勢的價值。”
《金融時報》預測,此次動蕩可能導致法國總統馬克龍自2022年連任以來第五次更換總理,而背景則是法國經濟疲軟和來自美國的關稅壓力上升。
數據顯示,法國2024年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5.8%。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法國公共債務與GDP之比已達114%。與此同時,法國10年期國債與德國同期國債的利差已接近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卜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