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四部門聯合發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9月1日起正式施行。《辦法》明確所有AI生成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都要“亮明身份”。
《辦法》明確,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合成的文本、圖片、音頻、視頻、虛擬場景等信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包括顯式標識和隱式標識。平臺在服務提供者的內容上架或上線時要進行審核,核驗生成合成內容標識,對未標識或疑似生成內容要添加風險提示,從而在傳播端阻斷虛假信息擴散。
澎湃新聞記者整理發現,包括騰訊、抖音、快手、B站、DeepSeek等平臺均對上述《辦法》出臺細化規則。
9月1日,抖音發布《關于升級AI內容標識功能的公告》,進一步規范平臺上的AI內容創作與傳播。《公告》顯示,抖音已上線兩項核心功能:一是AI內容標識功能,協助創作者為AI內容添加提示標識,方便用戶辨別;二是AI內容元數據標識讀寫功能,可識別并寫入AI內容的元數據信息,為內容溯源提供技術支撐。
若創作者未主動添加標識,抖音將輔助添加標識說明。一方面,平臺會運用技術手段檢測疑似使用AIGC技術生成的內容,并為其添加“疑似使用了AI生成技術,請謹慎甄別”的標識。另一方面,根據相關規定,AIGC技術服務提供者在生成AI內容時,需在元數據中添加隱式標識。當創作者在抖音發布此類內容時,如抖音核驗出內容元數據中的隱式標識信息,將在作品頁面添加“作品含 AI 生成內容”的標識。
8月31日,騰訊發布公告稱,據《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要求,平臺應對AI生成合成內容添加顯式標識和隱式標識。為保障用戶信息獲取的透明度與可信度,平臺進一步優化內容識別能力。用戶通過平臺獲取的AI生成合成內容,可能帶有顯式標識或隱式標識。平臺也會對可能是AI生成合成的內容進行相應提示,以便用戶清晰辨識。
依據《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規定,用戶在發布或傳播AI生成合成內容時,不得以任何方式刪除、篡改、偽造或隱匿平臺添加的AI標識。同時不得利用AI技術制作傳播虛假信息、侵權信息以及從事任何違法違規活動。對于違反法律法規及平臺規范的行為,平臺將視違規情況進行處罰。
8月29日,據B站公告,在行業主管部門指導下,不斷升級完善站內AI相關的內容治理水平和管控能力,積極落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各項要求,推出AI生成合成內容標識功能,幫助大家更便捷地區分內容是否涉及AI生成。
B站站內已在投稿側提供標識選項,UP主可以在運用AI技術產出優質內容的同時快捷進行自主聲明。站內在投稿時,可通過發布界面點擊【創作聲明】選擇【該視頻使用人工智能合成技術】添加標識。站內會對于未主動聲明的AI生成合成內容,依據法律法規要求,按照社區規則添加標識,用戶不得惡意篡改、隱匿相關標識。下一步,站內將持續落實標識相關工作,優化AI治理鏈路,營造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
快手公告稱,已上線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和用戶主動聲明功能:首先會在平臺AI生成的內容中添加“AI生成”顯式標識、以及嵌入文件元數據中的隱式標識;其次,在發布或傳播明確由AI生成的內容或被平臺檢測為疑似AI的內容時,會在內容周邊進行顯著提示。
快手方面表示,平臺鼓勵創作者按照國家法律規定和平臺規則,準確、規范標注AI內容。同時不得惡意刪除、篡改、偽造、隱匿平臺已標注的生成合成內容標識,不得為他人實施上述惡意行為提供工具或者服務,不得通過不正當標識手段損害他人合法權益。對于違反國家法律規定及平臺相關規則的作品,以及惡意標注等違規行為,平臺將按照社區規則進行處置。
9月1日,DeepSeek公告稱,為貫徹落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及《網絡安全技術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方法》等國家標準的相關要求,防止AI生成內容可能引發的公眾混淆、誤認以及信息失實的風險,DeepSeek已在平臺內對AI生成合成內容添加標識,并明確提醒用戶相關內容由AI生成。用戶不得惡意刪除、篡改、偽造、隱匿此類生成內容標識,不得利用AI制作、傳播虛假信息、侵權信息以及從事任何違法違規活動。
同時已發布《模型原理與訓練方法說明》,對模型的基本原理、訓練數據及內容生成機制予以說明,以幫助用戶更全面地理解AI技術、合理使用 DeepSeek 相關服務,切實保障用戶的知情權和控制權,防范因誤用或不當使用可能帶來的各類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