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電動自行車品牌比較多,所以我們過來選一輛車,方便平常買菜。”8月30日,家住朝陽區的陳先生在垡頭橋附近選購產品。“聽說電動自行車新標準要實施了,我看不少電動自行車門店有優惠,現在價格合適。”
9月1日,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在生產環節正式實施,企業必須全面投產新國標車型。新國標增加了針對性指標,增加了電池組與控制器之間的識別和匹配功能,一旦出現不匹配的情況,電動自行車無法騎行。此外,新國標還對車速作出了明確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不能超過每小時25公里,一旦超速,電動機將自動停止動力輸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新國標切換疊加開學季,不少電動自行車品牌產品銷量走高。此外,“以舊換新”政策也助推電動自行車企業上半年業績上漲。
老國標電動自行車“剎車”,企業表態完成生產切換
“最近門店銷量不錯,前幾天店里都擺滿了車,現在空了不少。”北京朝陽區垡頭橋一電動自行車商戶介紹,近期開學季疊加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切換,門店成交量走高。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該區域聚集了愛瑪、綠源、九號、小牛、雅迪、小刀、臺鈴等電動自行車品牌,每家門店都有不少顧客選購產品。“這六七家電動自行車品牌都有優惠活動,最后還是要看綜合性價比,我更關注產品續航能力和外觀設計。”陳先生最終選購了一輛智能鋰電產品。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24)于去年底發布,設定了兩個實施時間,其中生產環節實施時間是今年9月1日,銷售環節實施時間為今年12月1日。
有電動自行車企業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目前僅是生產端調整生產,不再生產老國標電動自行車。銷售渠道和消費端,還有3個月過渡期。
對此,綠源方面回復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在生產端,自6月起,綠源逐步推行新舊產線柔性并行策略,依托智能排產系統實現產能的動態優化調配,確保在9月1日前100%完成新國標產品的生產切換,從制造源頭筑牢安全防線,為消費者提供更可靠的產品。
“在流通端,綠源攜手經銷商強化全鏈條監管體系,確保所有門店嚴格遵循新國標要求,同時對導購員開展專業培訓,著重宣導新國標產品在安全性能上的顯著優勢。此外,綠源還推出以舊換新補貼、車輛租賃等多元化模式,加速舊標車淘汰進程,確保12月1日前實現全國舊標車合規清零。”綠源方面介紹。
“新的電動自行車標準主要針對企業的生產、銷售、經營行為,普通消費者已經購買的電動自行車不會被強制淘汰,可以根據消費者自己的意愿來進行正常更換。”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安全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鵬林指出。
限速防篡改劃紅線,智能化、安全性“拔高”
當前,我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約3.8億輛,相當于每4個人就擁有一輛電動自行車。
去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將健全質量標準體系作為其中一項重點任務。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入分析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使用等各環節存在的安全隱患,組織制修訂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充電器、電氣安全等強制性國家標準,這3項標準均已于去年11月1日正式實施。
同時,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公安部、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消防救援局修訂發布新版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24),形成了覆蓋電動自行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各環節的強制性標準體系。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新國標實施后,將產生五方面積極效果,包括降低火災事故隱患和危害;減少交通事故風險;有效防范非法改裝,如落實“一車一池一充一碼”;提升車輛整體安全性能;更好滿足消費者日常使用需求,其中,通過將鉛蓄電池車型整車重量限值由55公斤調整至63公斤,續航里程可以達到60—70公里,減少充電頻次,提升消費者使用體驗。
新國標主要強化了防火阻燃、電池安全、限速防篡改、整車重量等核心指標。對此,綠源公司表示,公司采用了技術創新和合規設計,如自主研發“液冷電機2.0”和“數字化電池”,采用防篡改控制器、阻燃線束、阻燃外殼,并優化車架結構以控制重量等。
新國標是否會導致產品成本上升?綠源表示,合規升級必然帶來成本壓力,但綠源通過規模化采購、技術降本和供應鏈優化,將成本增幅控制在合理范圍。例如,新國標車型中,80%的零部件可通用,降低生產與維修成本,確保消費者以更優價格獲得更安全的產品。
小牛電動表示,隨著新國標對電動自行車智能化、安全性的要求提升,小牛電動將推出多項智能車機創新使用場景及實用功能。通過毫米波雷達、導航投屏、行車記錄儀、陡坡緩降等智能騎行功能,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可靠的產品體驗。
“新國標推動行業向安全、智能、輕量化發展,公司研發重點放在優化電池熱管理系統,提升電池安全,標配北斗/GPS雙模定位,并深化車聯網應用。在滿足新國標整車質量限制的前提下,優化車身結構,提升能效比,保持長續航優勢。公司將繼續加大對動力電池技術的投入,充分發揮鋰電池與鉛酸電池的優勢,推出更多兼具安全與續航優勢的車型。”小牛電動提到。
告別野蠻生長,企業上半年業績大漲
對于購買到產品質量更有保障的電動自行車,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一級巡視員李春江介紹,建議消費者可從兩個方面識別選購質量安全有保障的電動自行車。一是看CCC認證。出廠銷售的電動自行車應當獲得認證并在車身上標注CCC標志,表明這輛電動自行車經過指定認證機構的認證,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可以放心購買和使用。二是看產品合格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出廠銷售的電動自行車應有產品合格證,一車一證。消費者在購買時可核對隨車附帶產品合格證上的產品型號、整車編碼等信息參數是否與實車一致。如需進一步核實產品合格證真偽和CCC認證證書是否有效,可掃描產品合格證上的二維碼或登錄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cx.cnca.cn)查詢確認。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實施以及以舊換新政策加持,助推企業上半年業績上漲。其中,行業龍頭雅迪控股上半年收入191.86億元,同比增長33.1%;公司股東應占利潤16.49億元,大幅增長59.5%。
過去半年,業績兩位數增長已成常態。愛瑪科技上半年營業收入130.31億元,同比增長23.04%;歸母凈利潤為12.13億元,同比增長27.56%。綠源集團控股上半年營業收入30.96億元,同比增長22.2%;實現凈利潤1.10億元,同比增長66.9%。
相比之下,行業新勢力九號公司業績亮眼,上半年營收117.42億元,同比增長76.14%,歸母凈利潤達12.42億元,同比大增108.45%。智能電動自行車業務漲勢迅猛,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8.23億元,同比增長101.70%,約占公司營收的58%。
奧維云網分析師提到,2025年的電動自行車市場,恰似疾馳在政策與市場的雙軌上:一邊是舊標車清倉的“速度狂歡”,一邊是新標車上市的“安全革命”。當9月的鐘聲敲響,行業將徹底告別野蠻生長,步入技術合規的新紀元。
“2025年以舊換新活動刺激下行業動銷持續向好,整體出貨量有望達到雙位數增長;中小廠商面臨產品監管趨嚴、生產端成本增加及產品研發推新投入增加三重壓力,或再推行業出清、整合。”開源證券分析師呂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