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A股中期分紅大戲正火熱上演——既有一些“分紅老將”攜大手筆方案穩健撐場,更有300余家“分紅新秀”首次踏上中期分紅舞臺。“新老力量”同頻發力,讓本年度中期分紅的規模創歷史新高。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日前公布的《中國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經營業績報告》顯示,截至8月31日,818家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度、半年度現金分紅方案,較去年同期增加141家,其中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289家公司中期分紅。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額達6497億元,分紅公司整體股利支付率31.97%,分紅穩定性、可預期性增強。
筆者認為,這股中期現金分紅浪潮,推動了A股市場生態向更加成熟、健康的發展階段轉型:它既是上市公司向“融資與回報并重”轉型的具象體現,也是資本市場向“價值驅動”升級的核心信號。
首先,中期分紅夯實市場信任之基。對投資者而言,中期分紅常態化,顯著提升了上市公司股東回報的及時性與可預期性,從根本上增強了投資者長期持股信心。對企業而言,定期分紅倒逼其優化現金流管理與治理結構,減少盲目擴張沖動,推動資本配置效率提升。此外,分紅將企業盈利質量與投資者收益更緊密地綁定,構筑起“穩健盈利—定期分紅—資金再投資”的良性循環,極大增強了A股市場穩定發展的內在根基。
其次,中期分紅強健指數產品創新之翼。隨著更多上市公司實施中期分紅,高分紅企業群體持續壯大,不僅為紅利指數提供了更豐富的樣本來源,也推動指數編制方法持續優化,使其更能精準表征穩健高息資產的整體表現。而紅利指數吸引力的提升,直接激發了相關金融產品的創新活力。一方面,傳統寬基紅利ETF規模穩步增長,成為投資者布局紅利板塊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行業主題紅利ETF、Smart Beta紅利策略產品等細分工具不斷涌現,顯著豐富了投資選擇。
進一步看,紅利指數產品體系的多元化與逐漸成熟,對險資、年金等長期資金構成了顯著吸引力,引導更多機構資金流入市場。由此形成“優質分紅資產—指數優化—產品創新—長期資金入市”的正向循環機制,不僅大大增強了資本市場的產品供給能力,也提升了市場整體的抗風險能力和韌性。
最后,中期分紅重塑價值投資之錨。中期分紅引導市場關注點從“估值博弈”轉向“真實回報”,加速資金從短期炒作向長期配置遷移。機構投資者更傾向于布局分紅穩定、現金流優質的標的,推動市場估值體系回歸基本面邏輯;個人投資者亦逐步轉向追求復利增值,減少追漲殺跌行為。這進一步優化A股資金結構,推動“價值共治、回報共享”的健康投資文化形成。
綜上,中期分紅不僅是利潤分配機制的微調,還為市場生態提質增加了關鍵支點。從提升企業治理與投資者信心,到豐富產品線與吸引長期資金,再到重塑價值投資理念——中期分紅有助于推動A股市場向更成熟、更穩定、更注重內在價值的市場生態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