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上海9月2日電 (談瑞)截至目前,國內登陸資本市場的物業服務企業已達67家,其中港股61家、A股6家。隨著半年報披露收官,這一群體在2025年上半年的經營圖景逐漸浮現。從資本市場估值到經營績效,再到管理規模,頭部企業的領跑優勢持續凸顯。
資本市場:華潤萬象生活市值領跑
資本市場對物企的價值判斷呈現顯著分化——截至8月29日的統計數據顯示(下同),在市值維度,華潤萬象生活以806.05億元的市值登頂,遠超排名第二的萬物云(267.26億元),成為唯一一家市值突破800億元的上市物企。截至8月29日收盤,全行業僅有7家企業市值突破100億元,除華潤萬象生活、萬物云外,碧桂園服務(197.80億元)、保利物業(177.35億元)、中海物業(159.86億元)、綠城服務(142.13億元)、招商積余(132.01億元)也躋身百億市值陣營,頭部企業的資本認可度進一步集中。
估值水平方面,珠江股份以178.99倍的市盈率(TTM)成為估值最高的上市物企;中天服務緊隨其后,市盈率達176.50倍,兩家企業的估值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從市盈率排名前十的上市企業來看,市盈率水平均在20倍以上。這些企業多在細分領域具備獨特競爭優勢,或在業務增速上表現亮眼,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經營績效:碧桂園服務營收毛利雙高
就2025年上半年經營情況而言,上市物企的經營業績呈現“頭部穩健、中小企分化”的特征。據中指研究院統計,在營業收入方面,碧桂園服務以231.85億元的營收規模穩居第一,遠超排名第二的萬物云(181.37億元),其業務覆蓋廣度與服務體量的優勢持續凸顯。綠城服務(92.89億元)、招商積余(91.07億元)、華潤萬象生活(85.24億元)、保利物業(83.92億元)等頭部企業營收居前,行業營收梯隊格局清晰。
營收增速則呈現一定差異。濱江服務以22.70%的同比增速成為上半年營收增長最快的上市物企,金茂服務(19.58%)、眾安智慧生活(17.76%)、京城佳業(17.48%)等企業增速也均超過15%,這些企業多通過精細化運營或區域深耕實現了營收的快速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多種經營收入占比成為衡量企業業務多元化能力的重要指標,經發物業以73.15%的多種經營收入占比領跑行業,意味著其擺脫了對傳統物業費收入的單一依賴,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
利潤表現上,碧桂園服務不僅營收領先,毛利潤也以42.99億元位居第一,華潤萬象生活(31.65億元)、萬物云(24.93億元)分列二、三位。而毛利增速方面,宋都服務表現最為突出,同比增速達40.94%,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在凈利潤維度,華潤萬象生活以20.68億元的凈利潤規模登頂,成為上半年最賺錢的上市物企,碧桂園服務(10.03億元)、保利物業(9.04億元)分列二、三位。就凈利潤增速而言,珠江股份以857.31%的同比增速創下行業新高,南都物業(420.97%)、金科服務(137.98%)、融創服務(130.74%)等企業增速也均超過100%。業內人士分析稱,這些企業大多通過優化成本結構、處置非核心資產等方式實現了凈利潤的大幅提升。
管理規模:碧桂園服務在管面積破10億平方米
在管理規模上,上市物企的“規模競賽”已逐步讓位于“質量提升”,但頭部企業的規模優勢依然顯著。在管面積方面,碧桂園服務以10.63億平方米的在管面積穩居第一,成為行業內首家在管面積突破10億平方米的企業,保利物業(8.34億平方米)、恒大物業(5.96億平方米)、綠城服務(5.36億平方米)、雅生活服務(5.17億平方米)等企業在管面積也均超過5億平方米,規模梯隊差距明顯。
在管面積增速方面,蘇新服務成為最大“黑馬”,以62.81%的同比增速位居第一,遠超排名第二的濱江服務(18.95%),其通過承接地方政府項目、拓展城市服務領域實現了規模的快速擴張。眾安智慧生活(14.77%)、東原仁知服務(13.29%)、時代鄰里(13.14%)等企業增速也均超過10%,展現出較強的規模拓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