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多數正極材料上市公司業績承壓。
據界面新聞統計的12家鋰電池正極材料企業中,僅5家實現盈利,其余均陷入虧損。
正極材料是鋰電池四大主材之一,主要包括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三元材料四種技術路線。其中,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是當前最為主流的兩種技術路線。
自2020年起,國內鋰電池行業在技術突破、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的促進下迎來爆發。處于中游的正極材料市場也涌入大批企業,產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張,行業格局由供不應求轉變為供過于求,隨之而來的便是愈演愈烈的價格戰。
直至今年上半年,正極材料行業仍處于周期調整階段。激烈的市場競爭、成本方面的壓力以及原材料價格的波動,使得企業普遍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
德方納米(300769.SZ)和萬潤新能(688275.SH),是此次統計中虧損額最高的兩家企業。這兩家企業主營的正極材料產品均為磷酸鐵鋰。
其中,德方納米上半年實現營收38.82億元,同比減少了10.58%;凈虧損3.91億元,虧損額同比收窄24.24%。截至目前,該公司已連續七個季度陷入虧損。
德方納米指出,今年上半年,主要原材料鋰源價格同比下降,市場競爭持續加劇,雖然公司產品銷量同比增長,但由于磷酸鐵鋰產品價格依然處于相對低位,導致公司整體業績持續承壓。
該公司半年報顯示,其磷酸鹽系正極材料的毛利率為-1.49%。
萬潤新能則已連虧十個季度。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44.36億元,同比增長50.49%;凈虧損由上年同期的4.04億元縮小至2.66億元。
萬潤新能同樣表示,上半年受碳酸鋰等主要原材料價格下行影響,其主營產品銷售價格同比下降。
不過該公司同時指出,由于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產線規模化效應逐步顯現,單噸成本下降幅度略高于收入下降幅度,主營產品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回升。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萬潤新能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1.7%,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26個百分點。但與去年全年相比,該公司上半年的毛利率下滑了0.96個百分點。
同樣以磷酸鐵鋰作為主營正極材料產品的龍蟠科技(603906.SH)和安達科技(830809.BJ),上半年分別虧損0.85億元和1.68億元,虧損額同比收窄61.7%和52.83%。其中,龍蟠科技已連續虧損十個季度,安達科技則連虧九個季度。
湖南裕能(301358.SZ)和富臨精工(300432.SZ)作為磷酸鐵鋰第一梯隊的企業,上半年分別實現了3.05億元和1.74億元的凈利潤。但兩家企業正極材料業務的毛利率均為個位數,處于較低水平。
這兩家磷酸鐵鋰龍頭企業不約而同地在財報中提及,當前面臨的市場內卷加劇、成本盈利承壓等困境。
業務更側重三元正極材料產品的五礦新能(688779.SH)、容百科技(688005.SH)以及振華新材(688707.SH)同樣沒逃過虧損。
其中,容百科技和振華新材是上述12家企業中唯二兩家營收、凈利潤均同比下滑的企業,兩家企業上半年分別虧損了0.68億元以及2.17億元。
容百科技指出,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為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導致公司產品售價隨原材料價格變動而調整。凈利潤下滑則受到階段性的減值事項以及公司在鈉電、前驅體、錳鐵鋰等新產業上持續投入、研發領域的投入增加影響。
容百科技稱,上半年三元材料銷量5萬噸,若扣除在鈉電、前驅體、錳鐵鋰等新產業上的投入,其三元業務實際盈利約7700萬元。下半年,隨著關稅政策明朗以及海外電芯新工廠的投產,三元材料的對外銷量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振華新能對于營收、凈利潤的雙雙下滑給出的原因則包括,產品銷售價格承壓、原材料價格波動、下游需求結構性變化、產能利用率不足及固定成本提升以及期間費用剛性支出增加。
五礦新能今年上半年虧了0.27億元,虧損同比減少59.31%。其虧損原因與其他企業類似,包括庫存調整周期、價格戰以及上游資源價格波動等。
五礦新能稱,若未來宏觀經濟復蘇乏力、新能源汽車消費政策支持減弱或退出、原材料價格出現超預期波動、行業產能出清進程緩慢導致競爭進一步加劇,而公司未能有效通過技術降本、產品高端化升級、客戶結構優化及精益管理等手段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公司將可能面臨業績持續承壓或虧損的風險。
當升科技(300073.SZ)、廈鎢新能(688778.SH)和盟固利(301487.SZ)作為三元材料領域的代表,上半年實現盈利,前兩家實現凈零增長,盟固利凈利下滑超六成。這幾家企業都在財報中提到了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為應對鋰電行業當前面臨的“內卷”問題,已有多家行業協議發布“反內卷”倡議。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與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在今年6月聯合發布的《關于促進電池產業鏈健康發展的倡議書》提到,產業鏈相關企業應將競爭重心從“價格比拼”轉向“質量和創新比拼”。
去年11月,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就“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發出倡議,倡議產業鏈企業遵循正常的市場競爭規則,不打惡意的價格戰、不做“內卷式”競爭,全行業共同努力構建一個健康的產業發展新生態。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在近期聯合湖南裕能、萬潤新能、德方納米等九家磷酸鐵鋰生產商發布了《關于維護磷酸鐵鋰材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倡議(征求意見稿)》。
該倡議提出,要堅決抵制惡性價格競爭,維護市場公平秩序;共建良性供應鏈生態,協同應對原材料市場波動;強化產能自律管理,健全行業準入機制;堅持創新驅動,從低效同質競爭邁向高質量新賽道。
高工鋰電指出,無論是行業自律還是政策、合規等強力方式,反內卷若能得到執行,低效產能或將加速出清,需求則可能更集中地流向具備成本和技術優勢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