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9月5日電(俞靖林浩)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5日介紹,自2022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以來,廣西發揮面向東盟的區位優勢,在政策落地、貿易拓展、平臺搭建及產業鏈協同等領域多點突破,持續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政策機制層面,廣西先后出臺《廣西加快對接RCEP經貿新規則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為規則落地提供清晰指引,并建立由分管領導牽頭、覆蓋多部門及14個市的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形成“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的實施格局。
區域合作方面,廣西與柬埔寨、老撾等東盟國家簽署相關貿易合作諒解備忘錄,創新合作機制,升級廣西—文萊經濟走廊合作協議,推動中馬“兩國雙園”成為跨境產業合作典范,同時助力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取得階段性成果。
貿易與物流領域成效顯著。2024年廣西與RCEP成員國進出口額達4465.1億元(人民幣,下同)。貿易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2024年,廣西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近3000份,簽證金額45.8億元。農產品貿易亮點突出,今年1月至7月,廣西口岸進口東盟水果160萬噸,貨值216億元,榴蓮進口量顯著增加。
物流通道方面,廣西北部灣港已開通36條至RCEP國家的集裝箱航線,南寧機場國際貨運航線基本覆蓋東盟及日韓,構建起“海空聯動、陸海統籌”的物流體系。
廣西搭建平臺持續深化合作,自2021年起,連續4年舉辦RCEP經貿合作工商高峰論壇,推動中國—東盟博覽會拓展服務RCEP功能,放大“南寧渠道”效應。此外,雙向投資穩步增長,截至2025年5月,RCEP成員國在桂設立企業1242家,實際使用外資22.2億美元;廣西企業在RCEP成員國進行非金融類投資備案企業及機構537家,實際投資額累計29.6億美元。
產業鏈協同方面,廣西重點打造汽車、電子信息等跨境產業鏈,中馬欽州產業園建成中國—東盟首條燕窩跨境產業鏈,占全國毛燕加工資質企業總量的75%。新興領域中,跨境金融創新試點規模達476億元,跨境電商海外倉布局拓展至越南、日本等地。
據悉,2025年RCEP經貿合作高端對話將于9月17日在南寧舉行,聚焦RCEP與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協同發展,探討區域經濟一體化路徑。屆時,RCEP區域國際貿易供應鏈質量認證合作聯盟將成立,維護產業鏈穩定的聯合聲明將發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