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9月5日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將在未來幾周內啟動針對《美墨加協定》(USMCA)的公眾磋商程序,這是重新談判該協定的首個正式步驟。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可能最快在本周就會向企業和工會征求意見。
根據2020年實施該協定的法律規定,這一程序最遲必須在今年10月4日之前完成。盡管特朗普團隊此前已數次表示即將發布相關征求意見的公告,但一直未透露具體的磋商日期。
磋商啟動意味著USMCA談判進入關鍵的審查階段。該協定于2020年由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簽署,包含強制性的六年期審查條款。根據規定,在征求公眾意見后,美國政府必須至少舉行一次公開聽證會,并于2026年1月向國會作簡報,隨后最遲在2026年7月1日前舉行首次三邊審查會議。這一審查結果可能決定協定未來的調整方向。
USMCA被視為特朗普第一任期的一項重要貿易成就,它取代了1992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在第一次競選總統時,特朗普曾猛烈批評NAFTA,稱其導致美國工廠與就業崗位流失至墨西哥和加拿大。然而在第二任期內,特朗普卻通過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高額關稅,削弱了USMCA的實際效果,兩國汽車、鋼鐵、鋁材、木材等行業受到嚴重沖擊。
《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這些關稅的另一目的是在重新談判中為美國增加籌碼。
關稅的實施擾亂了北美復雜的供應鏈,尤其是汽車制造業。盡管在USMCA下部分商品享有豁免,但仍有大量跨境貿易受到影響。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近期與特朗普通話時表示,雙方在貿易問題上“正在取得進展”,但同時承認短期內難以就關稅問題達成全面協議。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近期在墨西哥城會見了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辛鮑姆,雙方會談以跨境安全為核心議題。外界普遍認為,安全合作已成為重新談判USMCA的前提條件。在特朗普威脅若墨西哥不加強打擊毒品走私,就將對墨西哥商品加征懲罰性關稅的背景下,安全與貿易已被“緊密捆綁”。
據悉,墨西哥是美國最大貿易伙伴,其80%的出口流向美國,使其對談判結果格外敏感。今年8月,特朗普已同意將對墨西哥商品的關稅延長90天,涵蓋汽車、鋼鐵和鋁材,但不涉及符合USMCA原產地規則的產品。魯比奧也在會面后強調,墨西哥展現了合作意愿。
特朗普的盟友、俄亥俄州共和黨參議員伯尼·莫雷諾直言,美國政府應推動提高美國產品的本土含量比例,特別是在汽車行業,并警告未來從墨西哥出口到美國的汽車數量將顯著減少。
除汽車外,美國還對墨西哥在能源、電信、農產品和知識產權領域的政策提出批評。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點名指出,墨西哥能源政策偏向國有企業,電信市場缺乏公平競爭,對美國玉米和棉花進口存在限制,以及版權保護體系薄弱。
墨西哥經濟部長馬塞洛·埃布拉德對此表示,未來幾個月的審查和談判“不會輕松”,但強調三國必須合作,以維持北美的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