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錦泰鉀肥15%股權二次拍賣公告的發布,兆新股份股價短期內先漲后跌,連續觸發交易異常波動,進一步放大了市場對這場拍賣及鋰行業前景的關注。
9月1日,兆新股份(002256.SZ)發布公告稱,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將于2025年9月17日10時至9月18日10時止,在阿里巴巴司法拍賣網絡平臺對青海富康礦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康礦業”)持有青海錦泰鉀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泰鉀肥”)15%的股權進行第二次公開拍賣。
此次起拍價定為4.32億元,較首次拍賣降價1.08億元,保證金5000萬元。這已是兆新股份為回收債權采取的第二次司法拍賣行動,首次拍賣于2025年8月23日至24日進行,但最終以流拍告終。
二拍公告后,兆新股份分別于9月2日、9月7日連發兩條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告顯示,公司股票在2025年9月1日至2日連續兩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 20%;短暫上漲后,又在9月3日至5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超20%,短期內股價大幅震蕩。
拍賣源起:交易違約
本次股權拍賣的根源,是一場延續近3年的股權轉讓違約糾紛,時間線與責任主體的變更,直接導致兆新股份陷入“維權 - 拍賣”的循環。
2022年,兆新股份為聚焦主業,計劃以不低于4.04億元的價格轉讓所持青海錦泰全部股權(當時持股 16.67%,后因增資稀釋至 9.88%)。
同年3月,四川新金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金路”)率先拋出橄欖枝,宣布擬以5.02億元收購兆新股份所持錦泰鉀肥全部股權。后因新金路放棄收購計劃,兆新股份與新金路及青海霖航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海霖航”)簽訂《權利義務轉移協議》,由青海霖航繼續支付4.05億元股權轉讓款。青海霖航則以其持有的部分錦泰鉀肥股權作為質押擔保。
變故在2023年發生:青海霖航被富康礦業吸收合并,富康礦業依法繼受了前者的付款義務。但截至2024年4月,富康礦業仍拖欠兆新股份3.545億元股權轉讓款,且無力履約。無奈之下,兆新股份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請求拍賣富康礦業所持錦泰鉀肥15%股權以收回欠款。
然而,時間久了,市場冷了。2025年8月23日,錦泰鉀肥15%股權的首次拍賣最終因無人出價流拍;時隔僅一周,法院將二次拍賣起拍價定為4.32億元(較首次降價20%),拍賣時間定于2025年9月17日至18日。
資本角逐:從香餑餑到流拍轉身
錦泰鉀肥的身價變化,是鋰行業周期波動的典型縮影。從2021年的“香餑餑”到2024年的“折價賣”,估值邏輯已從“鋰價看漲”轉向“盈利兌現”。
錦泰鉀肥成立于2004年,核心資產是位于青海柴達木盆地北部的巴倫馬海湖鹽湖資源:持有采礦權面積197.96平方公里、探礦權174.14平方公里(均有效期至 2030年4月)。
截至2021年末,錦泰鉀肥擁有15萬噸/年氯化鉀,20萬噸/年硫酸鉀,10萬噸/年農用大顆粒氯化鉀,20萬噸/年硫酸鉀鎂肥的生產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錦泰鉀肥同時布局碳酸鋰生產,恰好踩中2021年新能源汽車爆發帶動的鋰鹽景氣周期。
“只要它還在生產鉀肥,就會伴隨碳酸鋰產出 —— 生產鉀肥后剩余的鹵水,就可以用來生產碳酸鋰。理論上,只要不低于成本線,用鹵水生產碳酸鋰比單純生產鉀肥更劃算,但現在疊加資源稅等成本,整體盈利空間也不算高?!甭”娰Y訊碳酸鋰分析師孟祥旭告訴時代周報。
行業景氣度的攀升,也帶動資本熱情高漲。2021年起,贛鋒鋰業(002460.SZ)、萬邦達(300055.SZ)、藍曉科技(300487.SZ)、中核鈦白(002145.SZ)等上市公司紛紛通過增資或股權收購入局,錦泰鉀肥整體估值一度攀升至50.78億元。
彼時企業增資邏輯清晰:萬邦達、中核鈦白等希望“獲得穩定的鹵水供應,為鹽湖提鋰業務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及“保障公司產業的核心原材料供應”。資本對“鹽湖提鋰”的盈利預期達到頂峰。
行業風向自2022年下半年起發生顯著變化。至2022年11月,碳酸鋰價格達到峰值,突破60萬元/噸,隨后急劇下跌。鋰價從高位大幅回落,階段性供過于求的局面導致鹽湖鋰項目估值普遍下調,錦泰鉀肥亦未能例外。
最具標志性的是贛鋒鋰業的“減持動作”:2023年5月,贛鋒鋰業還在增持錦泰鉀肥5.49% 股權;但2024年7月,其突然宣布以4億元轉讓錦泰鉀肥10%股權,對應整體估值40.03億元——較2021年的峰值縮水超20%,這一交易也成為兆新股份首次拍賣定價的核心參考。
贛鋒鋰業在公告中直言,估值差異源于“鋰價波動與預期變化”:前期收購時鋰行業處于上行周期,項目競爭激烈;當前鋰價回調,鋰資源項目估值也普遍有所回調。
截至 2024年 8月,贛鋒鋰業通過全資子公司青海良承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海良承”)仍持有錦泰鉀肥39.152%股權(第一大股東),其余股東包括富康礦業(23.6085%)、李世文(22.9694%)、萬邦達(5.4885%)、中核鈦白(4.3908%)、藍曉科技(4.3908%)。
行業動向:鋰企戰略分化明顯
錦泰鉀肥的股權變動,背后是整個鋰行業的戰略分化:在鋰價波動周期中,企業不再“盲目搶資源”,而是根據自身成本、技術優勢調整布局。
以贛鋒鋰業為代表的頭部企業,從“廣撒網”轉向“精耕核心項目”。8月22日,贛鋒鋰業接待投資者調研時稱,當前鋰價及供需格局下,雖近期市場波動明顯,但整體趨勢積極。公司看好未來鋰行業需求增長,新增供給理性化利于長期鋰價平穩。開采上,公司秉持成本優先原則,優先開發經濟效益最優資源。目前主力資源已穩定開采,下一階段將聚焦生產體系優化與運營穩定性提升。
從全球鋰礦開發格局來看,鹽湖鹵水型鋰礦是最重要的鋰資源類型之一。鹽湖鹵水是目前全球提鋰成本最低的鋰礦類型,但受限于自然環境和提鋰方式的不同,鹽湖的建設周期相較于礦山較長。這也成為企業布局鹽湖鋰資源時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除了贛鋒鋰業,其他曾入局錦泰鉀肥的企業也在調整戰略。2023年,萬邦達發布公告,為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聚焦公司核心業務,擬將其持有的10.977%錦泰鉀肥股權分別轉讓給富康發展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康控股”)和青海良承,各轉讓5.4885%股權,轉讓價格約為2.74億元。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錦泰鉀肥的股份。”
不過,9月5日,萬邦達證券部向時代周報表示,目前公司仍持有錦泰鉀肥5.4885%的股權,這部分股權系當初對富康控股尚未轉讓的部分。后續公司將基于行業整體發展趨勢進行進一步評估。
同日,時代周報致電贛鋒鋰業證券部,工作人員透露,除了“鋰價波動”的外部因素外,錦泰鉀肥自身經營狀況不及預期也是重要原因;對于目前仍持有的錦泰鉀肥股權,該工作人員表示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處置計劃,未來可能會根據錦泰鉀肥的經營狀況等因素,考量是否退出”。
“收債”訴求與行業低迷的博弈
對于兆新股份而言,此次拍賣更多的是出于“收債”目的?!斑@相當于對方公司對我們公司存在欠款,我們必然要采取相應措施以維護上市公司的合法權益。因此啟動司法程序是必要的。”9月5日,兆新股份證券部工作人員告訴時代周報。
從業績表現看,2025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08 億元,同比增長 29.99%,實現歸母凈利潤307萬元,同比增長47.06%。
資產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兆新股份貨幣資金0.73億元,其他應收款合計4.13億元,流動資產合計9.11億元,流動負債1.56億元,負債合計4.75億元。資產負債率27.81%,流動比5.84,速動比5.74。
兆新股份在公告中明確,若拍賣順利完成,將“優化資產結構、提升資產質量”,且不會對持續經營造成不利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鋰行業低迷期資產處置并不容易。以西藏礦業(000762.SZ)為例,其公開掛牌轉讓控股子公司白銀扎布耶鋰業有限公司 100% 股權的過程中,轉讓價格從2022年9月的6.84億元一路下調,截至2025年6月已降至1.77億元,仍未完成轉讓。
對兆新股份而言,若此次二次拍賣再次流拍,錦泰鉀肥15%股權可能面臨進一步降價出售的風險。“我們不對沒有發生的事情做預判,若后續有任何安排,我們也會及時進行信息披露?!闭仔鹿煞葑C券部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