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特斯拉開通名為“TeslaAI”的官方微博。該微博發布一條圖文內容,主要展示了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的外觀,并配文:“我一直在努力改善自己的身材。”照片中展示了人形機器人實物,其采用淺金與黑色相結合的流線型機身設計,顯著位置印有特斯拉標志性Logo。
中國人形機器人也有新進展。宇樹科技計劃于2025年10月至12月向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報文件,這一消息標志著這家機器人獨角獸企業正式邁向資本市場;總部位于深圳的人形機器人公司優必選近日對外宣布獲得2.5億元大單,這也是目前全球人形機器人最大的單一合同;更早前,智元機器人和宇樹科技中標中國移動旗下公司“人形雙足機器人代工服務采購項目”,總金額達1.24億元。
據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預測,今年我國人形機器人銷量有望突破1萬臺,同比增長125%;《2025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研究報告》則顯示,我國今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82.39億元,占全球約50%。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預測,2050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超5萬億美元,年復合增速超50%。
數據表明,人形機器人已從概念憧憬大步邁向商業化實戰,一個全新的產業爆發期正呼嘯而來。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以來機構調研5次及以上的人形機器人概念股有60只。調研頻次靠前的是安培龍、匯川技術、廣汽集團、中控技術、肇民科技等。
機構調研頻次最高的是安培龍,今年以來累計獲調研102次。公司在最近一次接受機構調研時提到,公司繼續深耕敏感陶瓷技術、MEMS技術以及傳感器IC芯片設計三大核心技術,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及核心競爭力。根據公司經營目標及業務規劃以及近期發布的股權激勵計劃目標,預計未來3年的整體營收不低于20%的復合增長率目標穩定增長。
從研發強度來看,據數據寶統計,上述60只機構高頻調研的概念股今年上半年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均超1%,均值為8.59%。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居前的有索辰科技、云天勵飛-U、奧比中光-UW、埃夫特-U、凌云光等。
以索辰科技為例,公司上半年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為88.27%,排在第一位。2025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在研項目包括生成式機器人設計、仿真及驗證系統、足式機器人開發、工業并聯機器人開發等。
從未來增長潛力來看,上述60只機構高頻調研的概念股中,根據5家及以上機構一致預測,今明兩年凈利潤增速均有望超20%的有23只。以9月8日收盤價與機構一致預測目標價相比,7股上漲空間逾10%,包括軟通動力、雷賽智能、中聯重科、拓邦股份、祥鑫科技、偉創電氣、奧比中光-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