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近日,一則消息在金融圈傳得沸沸揚揚。
9月5日,買方大佬凌鵬就市場對中際旭創2027年的利潤預測超過250億發文點評,在《企業說了不降價》一文中,他靈魂發問一個零部件制造業公司何以達到這么高的年利潤,并質疑線性外推的合理性。
出乎意料的是,一位券商分析師直接在朋友圈怒懟:“買你的白酒去吧,老登”。他還發文稱:“這哥們,應該是破防了吧!”此后,另一家券商分析師抵達戰場,繼續懟:“現在還發這種文章其實體現不出啥水平,還不如多發策略隨筆更有營養和學習價值”。
近期,在中際旭創2025年度半年報披露后,多家券商給出買入或者推薦評級。國盛證券9月7日發布報告稱,公司作為全球光模塊龍頭,將充分享受行業的高度景氣,考慮到公司市占率、上半年兌現的業績等情況,對公司盈利預測進行上調,預計2027 年歸母凈利潤為198.2 億元。
不過市場對此看法分歧,持續震蕩。9月8日,中際旭創收報369.99元,下跌9.09%,年初以來,該股已經累計上漲超200%。
同一天,凌鵬最新發文《君子固窮》中稱自己又經歷了一次局部泡沫,并表示以其性格、認知和方法論,本來就不會參與泡沫。而市場上關于這250億利潤預測是真風口還是大泡沫的爭議還在持續。
公開質疑
履歷顯示,凌鵬現任溫州荒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投資總監。
此前,凌鵬曾就職于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歷任策略部主管、首席策略研究師等職務,并在2007年、2010年和2012年三次獲評《新財富》策略分析師第一名。2013年至2015年,他任職于東吳基金,擔任研究部副總經理、專戶投資部副總經理以及基金經理等職務。2015年至2016年,則任職于興業全球基金,擔任研究部副總經理、投資專戶經理。
荒原投資成立于2016年4月,注冊資金1000萬元人民幣。投資理念是通過前瞻的宏觀研究,自上而下進行大類資產配置;通過深入細致的行業和公司研究,自下而上發掘投資標的;最終通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對接來驗證投資策略的有效性,最新管理規模在0至5億元區間。
私募排排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5日,公司旗下四只有業績披露的產品成立以來均為正收益,最早成立的荒原拓展1號成立以來的累計收益率達到92.6%。
9月5日,凌鵬就市場對中際旭創2027年的利潤預測超過250億發文點評,質疑一個零部件制造業公司何以達到這么高的年利潤。
凌鵬表示,上述預測基于兩點,其一產能已經投放,到2027年就有供給出來,這一點基本確認;其二企業說了不降價,所以這部分供給形成收入,按照現有產能緊缺階段的毛利率、凈利率假設(現在凈利率大致為30%),最終Excel表就得出了250億元的凈利潤。
對于如此的“線性外推”的計算方式,凌鵬覺著可笑,因為有些行業表面不同,但商業模式是一樣的。2000年的互聯網為什么是顛覆,本質上商業模式都是新的、不單單是技術。但現在的半導體行業是一個發展了70多年的傳統行業,只不過幾十年前的宿主是諾基亞、筆記本電腦,現在變成了人工智能。即便是當前的產能緊缺,如何保證幾年以后的投產不降價?
他認為,關于中際旭創2027年的利潤預測是合理甚至保守假設導致荒謬結論。
賣方推薦
值得關注的是,在中際旭創2025年度半年報披露后,多家券商給出買入或者推薦的評級。
8月26日晚間,中際旭創披露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7.89億元,同比增長36.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95億元,同比增長69.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32.18億元,同比增加232.45%。
據Wind研報平臺信息,目前有17家券商發布中際旭創半年報點評報告,其中國盛證券、長江證券、上海證券、東吳證券、西部證券、長城證券等8家券商給出了買入評級,興業證券、摩根大通證券等4家券商給出增持評級,還有幾家券商給出推薦評級。
多數券商報告中都對中際旭創未來凈利潤預期進行了上調,部分券商預測公司2027年歸母凈利潤超過200億元。
開源證券分析師給予中際旭創 “買入”評級,預計公司2025年至2027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11.24億元、752.69億元和998.3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0.46億元、160.04億元和208.34億元。
開源證券報告中指出,得益于800G等高端產品出貨比重的快速增加以及持續降本增效,公司營業收入、毛利率和凈利潤進一步得到提升。同時,公司重點客戶進一步增加資本開支加大算力基礎設施領域投資,800G等高端光模塊需求顯著增長,并加速了光模塊向1.6T及以上速率的技術迭代,公司未來成長空間廣闊。
資金抱團
光模塊是光通信系統中的核心組件,本質是實現“光信號”與“電信號”相互轉換的功能模塊,是連接“電設備(如交換機、服務器) 與”光傳輸介質(如光纖) 的關鍵橋梁,廣泛用于數據中心、電信網絡、5G基站等場景。
今年4月以來,A股市場階段性探底后開啟上漲趨勢,其中,以光模塊為代表的AI算力強勢領漲市場,CPO(光模塊)指數自4月9日低點以來累計漲幅高達179.74%,成為年內最強主線。
不過,近期CPO概念股迎來較大幅度的震蕩行情。9月8日,CPO板塊繼續大幅調整,市值超千億的中際旭創、新易盛跌超9%,源杰科技、長飛光纖等跟跌。
針對光模塊近期波動加大的原因,華寶基金基金經理曹旭辰表示,近期光模塊板塊成為全市場的抱團方向,在過快的漲幅使得前期資金獲利較大的情況下,一旦增量資金不足以保證股價更快速的拉升,就會出現短線的資金的踩踏效應,即較大幅度的下跌。
也有私募人士認為,部分賣方分析師的預測過于樂觀,市場的規律是,在過熱時應保持謹慎,周期從來都是“不走直線必走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