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3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副部長鄢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副主席盧新寧,中國貿促會副會長李慶霜介紹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情況暨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有媒體記者現場提問稱,中國和東盟已經連續五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請問中方對于雙方貿易下一步高質量發展有何考慮?商務部亞洲司司長王立平,在會上用三個關鍵詞作出了回應。
第一個詞是“挖潛力”。即挖掘雙邊貿易規模的潛力。搭建雙方大宗商品多主體交易和對接平臺,推動大宗商品交易創新。深化國際供應鏈合作,大力發展數字貿易、綠色低碳等新興領域的貿易,拓展人工智能技術與服務貿易,增強貿易發展動能。
第二個詞是“升便利”。即加速升級貿易便利化水平。提高要素和信息流通效率,著力破除難點、打通堵點、強化關鍵節點。加大跨境通關合作力度,加快推進中越友誼關—友誼智慧口岸等項目的建設,提升各口岸通關效能和服務水平。加強與東盟國家在規則、規制、標準、管理等方面的磋商和對接,健全貿易便利化工作機制。
第三個詞是“強賦能”。即加強數智化及展會賦能力度。加快建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整合貿易、物流、產業等多維度的信息,實現數據共享。積極布局與雙邊貿易和產供鏈相匹配的數字服務中心,為區域貿易和產供鏈提供便捷的數字化服務。同時,充分利用東博會等展會平臺,支持雙方企業相互開拓對方市場,賦能雙方貿易升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