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白色家電還是器材制造,甚至鋼鐵冶金、電子信息、手機、電動汽車等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經歷這一過程。”9月9日上午,在廣東省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專題會議(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專場)現場,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張傳衛接受南方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產業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需要提質增效、躍升發展,每一個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
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等多部門針對“內卷式”競爭密集表態,明確要積極化解一些行業供大于求的階段性矛盾,同時依法加強重點行業價格監管,整治“內卷式”惡性競爭,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環境。
對企業來說,如何才能更快穿越“內卷式”競爭周期?“還是靠創新。要不斷地引領行業發展,引領全球產業鏈技術發展,站在技術的制高點。”張傳衛表示,掌握核心技術是決定一個企業生存的命脈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與此同時,張傳衛也提到,創新最重要的除了從0到1的跨越,還有從1到100的應用場景的實施,場景創新對營商環境、創新環境和生態的發展至關重要。
“目前廣東在場景應用創新方面我想應該還是走在全國前列,未來也可以在這方面多下功夫。比如設立場景創新部門,推動創新的技術、創新的科技,能夠迅速找到對應的場景實現技術應用,從而進一步加速產業化進程,從場景化到生態化,最后形成產業集群。”張傳衛建議。
另一方面,聚焦保護創新的“防盜網”,張傳衛也針對知識產權保護提出了幾點建議。
“當前知識產權違法犯罪手段不斷翻新,隱蔽性和組織性增強,知識產權犯罪呈現出高技術化、智能化、產業化、鏈條化特征,更加大了知識產權保護難度。很多知識產權案件還涉及刑民、刑行交叉的問題,需要執法、司法部門加強知識產權專業保護能力建設才能勝任,特別是提高知識產權侵權的技術調查手段和鑒定水平。”張傳衛表示。
他建議,加強執法機關之間的協調配合力度,加強知識產權有關專業數據整合共享,進一步增強知識產權案件的取證能力建設,加快實現設施聯通、網絡暢通、平臺貫通、數據融通,提高知識產權的協同保護水平,讓創新成果快速審批、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的體系更加完備。
同時,針對國際知識產權競爭問題,張傳衛建議,應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轉移轉化、許可交易等機制,構建知識產權的事前防范、事后救濟等多維應對體系,為企業在知識產權出海和國際標準話語權爭奪中提供更多的服務保障,確保企業在國際競爭中除了自救之外,獲得更多支持來維護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