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利好消息突然引爆。
今日晚間,美股開盤后,英偉達概念股Nebius Group股價一度暴漲超52%。消息面上,該公司獲得微軟最高19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83億元)AI算力大單。
有分析認為,這筆交易進一步證明了AI基礎設施需求的持續旺盛,AI產業鏈景氣度有望持續攀升。從全球科技巨頭的資本開支規模來看,微軟2025年全年AI資本支出將達1200億美元;亞馬遜也表示,公司業務將繼續在芯片、數據中心和電力方面投入更多資本。
千億利好來襲
北京時間9月9日晚間,美股開盤后,Nebius Group股價大幅飆漲,盤中一度暴漲超52%,截至22:20,漲幅達38.62%,總市值升至211.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10億元)。
消息面上,Nebius Group于當地時間周一宣布,公司與微軟公司達成了一項重大協議,交易金額最高接近200億美元。
根據Nebius Group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這筆交易將為該公司帶來174億美元,微軟還保留追加采購20億美元服務的選擇權,期限至2031年,因此最高可至194億美元。
據悉,Nebius Group為俄羅斯最大互聯網集團Yandex去年剝離海外業務后成立的公司。Nebius Group的核心業務包括提供英偉達圖形處理單元和人工智能云服務。
根據協議,Nebius Group將在其位于新澤西州Vineland的新數據中心為微軟提供專屬產能,將分多個階段在今年和明年部署,最早將于今年晚些時候開始提供服務。
截至目前,微軟未說明將如何使用來自Nebius Group的資源。
華爾街分析師認為,這項協議對Nebius Group而言是一次重大收益,將使其能夠在2026年更大力度地擴展AI云業務。該公司正借助AI熱潮,不斷擴張其數據中心業務。與此同時,微軟則在努力緩解其AI云計算產能長期短缺的問題。
Nebius Group在文件中表示,這筆交易將在2026年顯著推動其AI云業務增長。但為了實現更快的增長,公司需要尋求融資方式。Nebius Group指出,與這項交易相關的資本支出將通過協議所獲得的現金以及以合約為擔保的債務來覆蓋。
Nebius Group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rkadyVolozh表示:“Nebius Group的核心AI云業務發展勢頭非常強勁,客戶涵蓋從初創公司到大型企業。我們此前也曾表示,除了核心業務之外,公司還預計將與頂尖AI實驗室和大型科技公司簽署多項長期合作協議。今天,我很高興能宣布第一份此類合約的落地,而且我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類似合作。這項協議本身的經濟效益已經非常可觀,更重要的是,它將幫助我們在2026年及未來進一步加速AI云業務的增長。”
什么信號?
目前,微軟正在大舉建設新的數據中心,并配備昂貴的服務器與網絡設備。
這筆巨額交易預示著能夠處理AI工作負載的云基礎設施需求缺口較大,微軟正越來越多地尋求第三方合作以應對這一問題。
除了Nebius Group以外,微軟還是Nebius Group競爭對手CoreWeave的最大客戶。在微軟與Nebius Group的新合同公布后,CoreWeave的股價也一度大漲超11%。市場認為這筆交易進一步證明了AI基礎設施需求的持續旺盛。
種種跡象表明,全球AI基礎設施投資正在提速。據Canalys(現并入Omdia)的最新數據估計,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云基礎設施服務支出達到953億美元,同比增長22%。市場增長勢頭依然穩健,已連續四個季度保持超過20%的同比增幅。
今年7月,微軟曾宣布其年度AI資本支出將達1200億美元,較上年880億美元大幅增長,幾乎是2023年320億美元的四倍。
其他科技巨頭對AI基礎設施的投資也在提速。亞馬遜投資者關系副總裁戴夫·菲爾德斯表示,二季度的資本支出極大地代表了公司去年季度的資本支出率,未來將持續加大對于AI服務以及ASIC的投入,同時推進積極支持北美和國際部門的科技基礎設施支出。公司業務將繼續在芯片、數據中心和電力方面投入更多資本,以捕獲式AI這一巨大機遇。
Meta預計2025年全年支出將在660億美元至720億美元之間,主要用于擴展生成式AI所需的服務器、網絡和數據中心建設,預計下限為640億美元。Meta首席財務官蘇珊·李表示,公司預計明年的支出將進一步增加。開發領先的AI基礎設施將是開發最佳AI模型和產品體驗的核心優勢,將在2026年顯著加大投資以支持這項工作。
谷歌方面,由于云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強勁且不斷增長,公司今年資本支出將增加13%,達到850億美元,預計2026年公司資本支出將進一步增加。
另外,作為微軟Azure最大客戶之一的OpenAI也一直在尋求額外的計算能力,最近與谷歌達成了一項協議。
長期以來,微軟一直是OpenAI的主要支持者,雙方在多個項目上有著緊密合作。
有分析認為,對于OpenAI而言,與谷歌的合作將為其提供額外的算力支持,有助于其進一步推進AI模型的訓練和部署。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對算力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單一算力來源可能無法滿足其長期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