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9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道瓊斯指數漲0.43%,標普500指數漲0.2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0.37%,納指、標普500指數均創收盤新高。
大型科技股多數上漲,谷歌漲超2%;Meta、奈飛、英偉達、亞馬遜漲超1%;蘋果收跌1.48%,市值一夜蒸發5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32億元)。
EIA短期能源展望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WTI原油價格為64.16美元/桶,此前預期為63.58美元/桶;預計2026年WTI原油價格為47.77美元/桶,此前預期為47.77美元/桶;預計2025年布倫特原油價格為67.80美元/桶,此前預期為67.22美元/桶;預計2026年布倫特原油價格為51.43美元/桶,此前預期為51.43美元/桶。
美國就業增長遠不及此前公布的數據。根據政府當地時間9月9日公布的初步基準修訂,截至今年3月的一年間,美國就業人數或將被下修91.1萬人(約0.6%),創下紀錄。最終數據將于明年初公布。
雖然該數據是六個月前的數據,因此對股市的影響很小,但該報告可能會強化要求美聯儲今年更積極地降息的呼聲。
接下來市場將迎來當地時間9月10日的PPI和當地時間9月11日的CPI數據。雖然交易員已完全計入本月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但若通脹依然頑固,10月和12月的降息前景或蒙上陰影。
據中國基金報,Northlight資產管理公司的Chris Zaccarelli稱:“就業形勢持續惡化,這雖然可能讓美聯儲更容易在秋季降息,但也可能給近期的反彈‘潑冷水’。更糟的是,如果周四的CPI顯示通脹惡化,市場就會開始擔心‘滯脹’。”
Bankrate的Stephen Kates指出,如果CPI超預期走高,將讓美聯儲在政策決策上更為棘手,因為市場正期待通過降息來緩解經濟壓力。他說:“疊加上周五糟糕的非農報告和今天早晨的負91.1萬修訂結果,很明顯,美國經濟正陷入兩難。更準確地說,是夾在‘勞動力沖擊’和‘通脹過熱’之間。”
上周數據顯示,美國8月就業增長明顯放緩,失業率升至2021年以來最高水平,引發市場對勞動力市場惡化的擔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期也承認就業市場風險上升,兩位同僚甚至在7月就傾向于降息。
交易員目前認為,到12月底美聯儲降息75個基點的概率超過90%,過去一周降息押注迅速升溫。LPL Financial的Jeff Roach表示:“勞動力市場比最初公布的更弱。惡化的勞動力市場會讓美聯儲更有理由強調降息的必要性。投資者應預期美聯儲將在下次會議正式開啟降息周期。”
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的Gary Schlossberg則認為,就業放緩應與市場流動性充裕、股市上漲以及美聯儲潛在的降息政策結合來看,更像是“短暫的軟著陸期”,而非長期的衰退。他說:“我們預計的溫和增長放緩,與我們建議的投資策略一致,即傾向于流動性更好、質量更高的大盤股和板塊,以應對2026年預計到來的復蘇。”
在9月16日~17日美聯儲政策會議前,美國政府將公布最新CPI。根據預測,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8月環比或再升0.3%,連續兩個月維持該水平。
經濟學家還將觀察更高的美國進口關稅在多大程度上傳導到消費者端。迄今,許多公司為維持銷量而盡量避免提價。
Barnum金融集團的Chris Kampitsis稱:“考慮到近期就業市場數據疲軟,即使本周通脹數據偏高,我們依然認為美聯儲會在下周降息。目前,美聯儲更關注的是就業市場,而非通脹。”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基金報、市場公開資料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