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晚間,已經停產的寧德時代(300750.SZ)宜春枧下窩鋰礦傳出復產消息。據稱,寧德時代子公司正在推進礦區復工,預計復產速度將快于市場預期。
一石激起千層浪。對于股民來說,鋰礦復產消息當屬利空,不少人表示鋰礦要跌了。當晚亦有券商投顧在交流群中表示,“明天的鋰礦股票小心點。”9月10日開盤,碳酸鋰期貨、現貨、鋰礦股全部大跌。不僅如此,市場恐慌情緒還蔓延到了其他鋰電板塊,多只鋰電概念指數同時下跌。
9月10日,《華夏時報》記者向寧德時代方核實此事,截至發稿未得回復。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寧德時代該礦并非馬上復產,不能說此事打破了其他鋰礦停產的預期。
復產速度有望快于預期
今年7月7日,宜春8座涉鋰礦山企業收到整改通知,此前按照瓷土礦、瓷石礦審批、設立的項目需要按照鋰礦程序重新審批,若未能在9月30日之前獲得新證,則有可能面臨停產、罰款等風險。
其中,寧德時代手握江西省宜豐縣圳口里—奉新縣枧下窩陶瓷土(含鋰)礦的采礦證,采礦證已于2025年8月9日到期,并于當日暫停開采作業。8月11日,寧德時代在深交所互動平臺表示,“在宜春項目采礦許可證8月9日到期后已暫停了開采作業,正按相關規定盡快辦理采礦證延續申請,待獲得批復后將盡早恢復生產,該事項對公司整體經營影響不大。”
枧下窩鋰礦供給占到國內需求的十分之一,多家機構表示,雖然該礦停產對下半年供需平衡的影響有限,但對月度庫存有所影響。這也激發了市場的看多情緒,8月11日,碳酸鋰期貨當日漲幅8%,收報8.1萬元每噸;電池級碳酸鋰上漲8000元至7.8萬元每噸;多只鋰礦股漲停,且鋰礦股幾乎全部上漲。
過去一個月可以說是暴漲過后的冷靜期,電池級碳酸鋰曾在8月19日沖高至8.65萬元每噸,在9月9日之前又回落至7.4萬元每噸。與現貨相似,碳酸鋰期貨行情同樣是沖高又回落。
寧德時代在采礦證到期之前就提交了延續申請,曾于7月30日回復投資者,公司已向宜春市自然資源局遞交了延續申請材料,經市、省兩級確認延續登記要件齊全,內容完整,正等待批復。
直到9月9日晚,市場突然傳出復產消息。據報道,寧德時代子公司宜春時代專門召開會議,以推進枧下窩鋰礦的復產,且審批進展順利,復產時間可能比市場上最快預期還要快。9月10日報道顯示,該會議給公司內部的辦證小組下達了任務目標,爭取在今年11月完成枧下窩的復產工作,但就能否如期達成復產目標,尚無定論。
這一消息在網上迅速發酵,利空情緒逐漸積累。不少股民的第一反應都是鋰礦股要跌了。這一進展確實稍顯突然,供給端收縮——其他幾座宜春鋰礦可能也會停產是市場原本的預期。從此前最樂觀的假設來看,若枧下窩鋰礦會在3個月后逐漸復產,其他7座礦山未受波及,那么9月產量會縮減并進一步滑坡,但年底有望恢復。
空頭情緒卷土重來
價格本質由供需決定,在行業過剩的背景下,供給端收縮是影響近期行情的核心原因。受寧德時代枧下窩鋰礦復產消息刺激,9月10日,鋰礦指數(884785.WI)成為萬得下跌最大板塊,全天跌幅2.77%,收報4961.43點,且21只成分股全部“飄綠”。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點位與一個月前——受該礦停產消息影響而跳漲后的點位相差無幾。
期貨市場震動更大。9月10日開盤后,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2511跳空低開,盤中最低觸及6.86萬元每噸,收報7.07萬元每噸,前一日收盤價為7.29萬元每噸,全天下跌4.87%。
碳酸鋰現貨同樣把此前停產帶來的上漲吐回去了。上海鋼聯數據顯示,9月10日,電池級碳酸鋰中間價下降1500元,降至7.2萬元每噸。
不過,鑫欏資訊高級研究員錢藝向記者表示,寧德時代枧下窩鋰礦目前并未明確馬上復產,該消息沒有打破宜春其他鋰礦停產的預期。
一德期貨指出,假定11月底完成復產,停產周期不足四個月,庫存將回落至今年二季度的庫存水平,仍高出去年同期的庫存水平2萬噸上下,待短期情緒褪去后,7萬元附近的支撐仍較強。
當前,礦端月度產量不降反升。一德期貨指出,從供需看,從SMM的8月產量數據以及9月排產量數據來看,月度產量并未因枧下窩鋰礦停產而減少,相反由于價漲刺激,海外輝石礦進口量增加,國內輝石冶煉開工率走升,疊加枧下窩鋰礦的配套冶煉并未完全停產,總月度產量有明顯提高。
不過,礦端庫存在向下游轉移。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業分析師鄭曉強告訴記者,“鋰礦市場隨著碳酸鋰價格走強近期有所去庫。根據Mysteel數據統計,目前鋰礦貿易商庫存+外采礦鋰鹽廠鋰礦庫存總量在65萬噸左右,整體鋰礦庫存呈現從鋰礦貿易商轉移至鋰鹽廠,鋰礦庫存逐步轉化為鋰鹽庫存。”
從下半年來看,碳酸鋰價格仍有更低的可能。鄭曉強表示,“在25年三四季度需求穩步增長的節奏下,鋰礦市場供需呈現緊平衡,由于冶煉產能較大,外采礦鋰鹽廠對于低價海外礦資源依舊存在缺口。但鋰鹽整體供應依舊保持小幅過剩,鋰鹽價格預計會在四季度逐步回落,震蕩區間靠近在6.5萬元—7.5萬元每噸,鋰礦價格在三四季度運行趨勢強于鋰鹽價格,但鋰鹽廠家加工費報價持續承壓,保持在均價1.8萬元—2萬每噸的區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