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隨著美國夏季出游旺季結束,美國汽油消費回落,帶動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其中,NYMEX WTI原油期貨2510合約跌破65美元/桶,較6月23日創下的高點74.25美元/桶大幅下挫;ICE Brent原油期貨2511合約也一度跌至65美元/桶附近。
從目前的供需情況來看,國際原油存在大幅累積的可能性,這將加劇市場的過剩壓力。主要原因在于,OPEC+和非OPEC產油國均在增加產量,而需求存在放緩的可能性。特別是美國經濟類滯脹特征明顯,導致美國原油需求減弱,抵消了中國需求恢復性增長所帶來的利多。與此同時,地緣政治危機以及產油國的成本狀況決定了未來原油產出的邊際增量,這意味著原油的過剩量或低于預期,并且在滯脹環境下產生的投資需求,對原油價格具備一定的支撐作用。
主要產油國持續增產
2025年,全球原油步入增產周期,OPEC+和非OPEC產油國都在積極增產。在過去的5個月中,OPEC+加快了恢復此前一批停產產能的步伐。如果OPEC+維持每月大約13.7萬桶/日的增產節奏,那么其將能夠在一年內完全撤銷此前166萬桶/日的減產措施。
9月7日,OPEC+已“原則上同意”10月再度增產,這一舉措標志著該組織徹底轉變戰略,從捍衛價格轉向追求市場份額。據成員國代表透露,由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牽頭的聯盟通過視頻會議決定日增產約13.7萬桶,開啟解除下一輪停產措施的進程。
7月,OPEC原油產量較6月增加26.2萬桶/日,較去年同期增加2.6%。其中,沙特阿拉伯增產17萬桶/日,阿聯酋增產10.9萬桶/日;而伊朗原油產量環比下滑1.2萬桶/日,伊拉克原油產量環比下滑5.1萬桶/日。
非OPEC產油國方面,從2025年中期至年底,新增產能主要有:巴西Mero 4和Buzios VII開發項目的新FPSO投產,合計增加產能40萬桶/日;Bacalhau一期項目將在年底前新增22萬桶/日的產能;圭亞那ONE GUYANA FPSO投產,將增加25萬桶/日的產能;挪威Equinor的Johan Castberg油田于3月底投產,產量逐步提升至22萬桶/日;安哥拉Agogo綜合西部樞紐項目在7月底實現首次生產,合計新增17.5萬桶/日的產能。
產出增量仍存較大不確定性
基于對歷史產量的觀察,盡管OPEC+期望通過增產來搶占市場份額,但實際的增產情況仍取決于剩余閑置產能、地緣政治以及生產成本等諸多因素。未來全球原油產出的邊際增量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或不達預期。
從閑置產能來看,當前OPEC+擁有約500萬桶/日的剩余產能,其中沙特阿拉伯擁有約240萬桶/日,阿聯酋、伊拉克、俄羅斯等國家同樣具備產能釋放空間。因此,在當前正在執行且逐步退出的額外減產計劃下,理論上OPEC+仍有大約98萬桶/日的剩余產能可供釋放,但由于前期超產的抵消作用以及部分國家采取的謹慎行動,增產計劃并未得到全額執行。
在增產執行力度方面,各國也存在差異。數據顯示,4—8月,OPEC+成員國累計增產約116萬桶/日,增產執行率約為61%。其中,沙特阿拉伯原油產量累計增加65萬桶/日,增產執行率達到84%;前期執行減產較為嚴格的科威特基本全額完成了增產計劃;阿聯酋、伊拉克和哈薩克斯坦等國仍處于超產狀態,實際增產幅度低于計劃水平;相比之下,俄羅斯對產量釋放持謹慎態度,增產執行率約為53%。
地緣政治危機同樣對產油國造成影響。OPEC的供需月報數據顯示,7月,委內瑞拉原油產量為91.4萬桶/日,較6月下滑0.4萬桶/日。此前美國對委內瑞拉石油及天然氣征收二級關稅,導致委內瑞拉原油產量在4—7月連續下滑。
美國頁巖油產出對價格的敏感度相對較高。具體來看,當油價處于65-70美元/桶區間時,頁巖油生產商有增產的動力;當油價在50-60美元/桶區間時,頁巖油生產商更傾向于維持現有的生產活動,甚至可能會小幅減少鉆機數量;而當油價低于50美元/桶時,大概率會引發大范圍的減產情況。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的月度報告顯示,6月,因原油價格出現反彈,美國原油日產量攀升至1358萬桶,這一產量不僅刷新了歷史紀錄,而且相較此前發布的初步周度估算數據,還高出了約15萬桶/日。8月,美國原油日產量環比有所回升,不過并未達到6月的峰值。截至8月29日當周,美國原油產量升至1342.3萬桶/日,較7月的低點1327萬桶/日有明顯回升,同時也高于去年同期的1330萬桶/日。
需求走弱是大概率事件
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呈現出明顯的走弱態勢,二季度同比增速由一季度的1.1%放緩至0.7%。由于需求走弱,全球原油庫存持續增加。6月,全球原油庫存連續第5個月增長,環比增加2810萬桶,庫存量達到783.6億桶,創下46個月以來的新高。二季度,全球原油庫存日均增加150萬桶,其中美國液態烴庫存增幅達90萬桶。此外,海上浮倉原油庫存也出現了顯著增長。6月,經合組織工業石油庫存減少2880萬桶,降至275.8億桶,較去年同期降低了8800萬桶。
四季度,美國原油需求走弱的風險達到最高值。經濟指標顯示,美國經濟陷入滯脹的風險正在加大,具體表現為經濟增長放緩的同時物價壓力不斷攀升。就業市場狀況直接反映了美國經濟的疲態:8月,美國非農就業人口僅增加2.2萬,并且報告將6月的新增就業人數從原本增加2.7萬大幅下修為減少1.3萬,這是2020年以來美國月度就業人數首次出現負增長。隨著夏季出游旺季的結束,美國汽油消費顯著轉弱。截至8月29日當周,美國4周汽油需求移動平均值約為900萬桶/日,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
綜上所述,全球原油市場產出增長已確定,但增產受剩余閑置產能、地緣政治風險以及生產成本等因素的影響,邊際增量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進而影響到原油的過剩量。需求走弱同樣是大概率事件,盡管中國等新興市場需求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但美國經濟滯脹所帶來的需求走弱風險不容小覷。(作者單位:廣州金控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