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9月12日電 歐元區主要經濟體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顯示,西班牙、德國與法國8月通脹呈現差異化特征,反映各國經濟結構及外部沖擊影響的差異性。這或許令歐洲央行貨幣政策面臨兩難境地:既要遏制頑固的核心通脹壓力,又需警惕邊緣國家財政脆弱性引發的金融穩定風險。
西班牙通脹維持高位交通成本推升抵消食品降溫
西班牙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該國8月CPI同比上漲2.7%,與7月持平且符合初值,持續處于五個月來最高水平。
分項數據顯示,交通價格漲幅顯著擴大至1.2%,成為當月通脹主要驅動力;但食品及非酒精飲料通脹同步放緩至2.3%,形成雙向對沖效應。核心通脹率(剔除食品能源)微升至2.4%,創四個月新高且符合初值。從環比看,8月CPI零增長,與初步統計數據完全一致。
德國通脹創半年新高食品能源雙線承壓
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8月CPI同比上漲2.2%,符合初值并刷新今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食品領域漲價壓力突出,整體漲幅擴大至2.5%,其中水果價格激增7.1%、糖及糖果類上漲6.9%、乳制品與蛋類漲3.2%、肉制品漲2.9%。能源價格雖仍處負區間,但降幅收窄至-2.4%,車用燃料和家庭能源持續拖累。服務通脹保持穩定在3.1%,綜合客運服務與社會機構服務漲幅居前。
值得關注的是,核心通脹率(剔除食品能源)連續三個月維持在2.7%不變。環比方面,8月CPI微升0.1%,較前值0.3%有所放緩。
法國通脹意外放緩制成品價格劇烈波動
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8月年通脹率由7月的1.0%降至0.9%,符合初步預估。服務業價格增速放緩至2.1%,制成品價格降幅微擴至-0.3%構成主要拖累。能源價格降幅收窄至-6.2%,食品與煙草價格漲幅與7月持平。值得注意的是,8月CPI環比上漲0.4%,主因制成品價格大幅反彈至1.3%,其中夏季促銷結束后服裝鞋類價格顯著回升5.6%。服務價格微漲0.2%,食品價格環比上升0.3%。調和CPI年率降至0.8%,環比上漲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