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晚間,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集體跳水下跌。截至22:19,狗狗幣下跌5.24%,瑞波幣下跌3.34%,以太幣下跌1.41%,比特幣下跌0.36%。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9月11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增長0.4%,經季節性調整前同比增長2.9%。當月,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后,核心CPI環比增長0.3%,經季節性調整前同比增長3.1%。
盡管美國8月CPI基本符合預期,但初請失業金數據意外爆冷。美國勞工統計局9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6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增加2.7萬人至26.3萬人,為2021年10月以來最高,高于前值23.6萬人和預期值23.5萬人。
在CPI和初請失業金數據公布后,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破4%大關,美元指數走低,美股再創新高。
隨著初請失業金人數躍升至近四年高位,美聯儲貨幣政策重心進一步傾向就業。這鞏固了美聯儲降息預期,市場充分消化了美聯儲年底前降息三次的情景,這意味著美聯儲或將在今年余下的每次會議上都進行降息。
盡管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年內將降息3次(每次25個基點),但客觀來看,這一預期仍存在過度樂觀的風險。董忠云提醒,若未來因關稅傳導、供應鏈調整等供給側因素推升通脹,疊加降息操作的刺激作用,導致美國通脹出現超預期反彈,則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寬松幅度可能不及市場預期,甚至不排除放緩降息節奏或暫停降息的可能。進一步來看,若降息后對美國就業的提振效果有限,同時通脹在供需雙重作用下再度抬頭,美國或將面臨經濟放緩與通脹居高并存的“類滯脹”風險。一旦出現此類情形,美聯儲的政策空間將顯著收窄,市場也可能迎來更大波動。
未來仍暗礁密布,盡管9月降息已經板上釘釘,但在數據依賴模式下,9月之后的貨幣政策路徑仍未成定數。
中國銀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展望未來,降息后美國金融市場能否維持良好表現主要依賴美國經濟的表現。如果美國經濟能夠實現軟著陸,美聯儲降息將繼續推動股市上漲。但如果美國經濟和就業市場快速惡化,則市場將重新評估經濟和企業盈利前景,并對資產配置進行修正和重估,可能導致金融市場出現較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