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星期五),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多方協同發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2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和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鄒瀾、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介紹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財政部:健全社保基金投資運營長周期考核體系
在1月23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財政部將抓緊落實《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優化完善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制度,健全全國社保基金投資運營長周期考核體系。進一步推動保險資金入市,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制度進行修訂。
商務部:加大引外資穩外資力度 有序擴大商品市場對外開放 提升進口貿易便利化水平
商務部1月23日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1月23日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5年,商務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加大引資穩資力度。
五部門:延續開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 拓展收舊范圍 適當加大補貼力度
商務部1月23日消息,商務部等五部門近日以辦公廳(室)名義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5年度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從2025年1月1日起,延續開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對個人消費者交售報廢老舊電動自行車并換購合格新車的,給予以舊換新補貼。
上海證券報 中國證監會詳解中長期資金入市實施方案
1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和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鄒瀾、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介紹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強研發、擴產能、謀出海 港股再融資市場全面升溫
2025年以來,港股再融資市場全面升溫。無論是完成再融資的上市公司數量、募資金額,還是啟動再融資的公司數量,與上年同期相比均呈現增長態勢。
上交所舉辦機構投資者專題培訓班 引導機構投資者提升中長期資金權益配置能力
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聯合上海資產管理協會舉辦2025年第一期機構投資者專題培訓班,并更新發布了《資本市場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倡議》(下稱《倡議》)聯名機構名單。通過專題培訓和進一步擴大《倡議》聯署范圍,上交所旨在引導機構投資者踐行“三投資”理念,落實中國證監會、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資本市場支持上海加快“五個中心”建設協作工作機制備忘錄安排。
A股2024年再創紀錄:被動指數基金規模首超主動權益基金
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4年四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被動指數基金規模首次超越主動權益類基金。從發展態勢看,被動指數基金已成為市場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
證券時報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長期資金入市指標明確 基金改革形成初步方案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1月23日參加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時表示,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來三年每年至少增長10%,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這也意味著每年至少為A股新增幾千億元的長期資金。同時,對公募基金發展提出了針對性改革舉措,在持續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生態方面加大政策供給。
長周期考核打通堵點 險資入市獲得明確制度保障
1月23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并針對公募基金、商業保險、社保基金、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卡點堵點問題提出了具體舉措。作為典型的中長期資金類型之一,保險資金的入市動作也備受市場關注。
穩增長、擴內需、育新質 地方兩會勾勒經濟大省“挑大梁”路線圖
2025年地方兩會接近尾聲。截至2024年末,全國已有超過11個省份年度地區生產總值(GDP)超過5萬億元,經濟規模占全國總量超過六成。2025年,這11個省份經濟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將對經濟社會穩定運行起到重要作用。
A股“新年俗”漸成型 推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
進入2025年不到一個月,A股呈現出一系列新氣象,節前分紅、市值管理等新“國九條”引導的新風氣、新提法在這個新年集中體現。
證券日報 吳清:進一步提升中長期資金權益配置能力
1月2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證監會等五部門相關負責人共同介紹《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出臺背景、主要內容以及相關工作安排。
上交所舉辦機構投資者專題培訓班
1月23日,記者從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官網獲悉,1月16日至17日,上交所聯合上海資產管理協會,在上交所舉辦了2025年第一期機構投資者專題培訓班,并更新發布了《資本市場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倡議》(以下簡稱《倡議》)聯名機構名單。
多部門打出“組合拳” 力促中長期資金入市
近日,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1月2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就如何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回答記者提問。
公募基金2024年四季報:多元投資漸成主流
截至1月22日,公募基金已完成2024年四季報披露。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相投顧”)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總管理規模創出歷史新高,行業展現出一定韌性。
21世紀經濟報道 中長期資金入市 哪些資產最吃香? 3400億春節紅包來了 持股還是持幣過節?
大事不過年!關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一系列政策落地,刷屏了!今天來跟大家聊聊一個超火的話題——中長期資金入市,紅利資產又香了?還有春節將至,持股還是持幣過節?
金價狂飆到年底:投資熱潮與消費轉向
2024年是金價飆升的一年,黃金克重價格從“4”字頭來到“6”字頭。及至年關,黃金價格繼續走高,近日價格在640元/克上下浮動。
第一財經 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指標明確 每年可新增數千億
23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證監會、財政部、人社部、央行和金融監管總局等五部委參加。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未來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的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長10%。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開始,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
TRUMP幣遭爆炒爆倉 警惕非法投資“致富”陷阱
1月18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推出個人加密貨幣TRUMP幣,上市后快速上漲,一度飆漲至75.35美元,最高累計漲幅約為500倍。1月20日,隨著特朗普的妻子梅拉尼婭推出“第一夫人幣”,TRUMP幣直線下跌,價格從最高點腰斬。截至1月23日記者發稿,TRUMP幣價格已跌至35.83美元。
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