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敏感交匯點,中東地區再度拉響警報。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6月13日凌晨3時20分許,以色列對伊朗發動大規模空襲,德黑蘭市區響起連續爆炸聲,伊朗境內數十個與核計劃及軍事設施相關的目標遭到打擊。
本次襲擊是以伊兩國在2024年進行兩輪直接軍事對抗之后,今年的第一輪直接軍事沖突。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以色列對伊朗的首次突然襲擊“非常成功”,以色列襲擊了伊朗高級指揮部,襲擊了推動核武器發展的高級科學家,襲擊了核設施。
據央視新聞報道,以色列外交部13日發布聲明表示,以色列駐世界各地的使館將關閉,不再提供領事服務。該部門還建議所有海外以色列人填寫調查問卷,向以色列通報他們的位置和情況。以色列駐瑞典斯德哥爾摩大使館在其網站上寫道:“鑒于最近的事態發展,以色列在世界各地的使團將關閉,并且不會提供領事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襲擊恰逢美伊新一輪間接談判(定于6月15日在阿曼舉行)前夕,其時機之敏感與行動之突然,迅速引發國際社會對中東局勢升級的擔憂,并觸發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
對于以色列為何在此時采取“先發制人”的堅決打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楚楚對此次襲擊的五大核心問題進行了解讀。
最新消息,當地時間13日,伊朗正式退出與美國的核談判。
據央視新聞,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將此次行動定義為“先發制人的打擊”, 并且將此次行動命名為“崛起的雄獅”。
對于此次針對伊朗的大規模襲擊,內塔尼亞胡稱,以色列對伊朗的首次突然襲擊“非常成功”,以色列襲擊了伊朗高級指揮部,襲擊了推動核武器發展的高級科學家,襲擊了核設施。
從當地時間13日凌晨到現在,以軍已對伊朗發動5輪空襲。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稱,當天凌晨以軍共出動超過200架戰機參與對伊朗的首輪空襲。
對于內塔尼亞胡為何突然“先發制人”,對伊朗“下狠手”,張楚楚認為,從以色列國內政治來看,內塔尼亞胡此前面臨執政聯盟危機,但反對派提出的解散國會提案在投票中失敗,使其暫時穩固了執政地位,在現在的時間點得以放手采取強硬行動。
看點2:美伊談判前“動手” 以色列意欲何為?
每經記者注意到,此次襲擊恰逢美伊新一輪間接談判(定于6月15日在阿曼舉行)前夕,其時機選擇也“非常敏感”。
據央視新聞,為準備此次會談,美國已決定從美國駐伊拉克使館等地撤出美方非必要人員及其家屬,同時美防長批準中東地區美軍家屬自愿撤離。但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對達成協議不樂觀。
以色列今天突襲伊朗,無疑給本輪談判蒙上了陰影,其意欲何為?
張楚楚向每經記者介紹稱,以色列的本輪行動,就是希望達到類似“一箭雙雕”的效果。
“其一,以色列試圖削弱伊朗的談判籌碼,從而為盟友美國創造更有利的談判地位;其二,如果沖突升級導致談判直接破裂,恐怕美國也難以抽身中東,也有利于以色列的戰略考慮。”張楚楚分析認為。
看點3:美方沒參與?
6月13日中午,據央視新聞,伊朗外交部就以方的侵略行為發表聲明,聲明表示,以色列的襲擊違反《聯合國憲章》,是對伊朗的明顯侵略,對侵略做出回應,是伊朗的合法和正當權利。伊朗武裝部隊將毫不猶豫地保衛國家。
聲明還指出,如果沒有美國的協調和允許,以色列對伊朗的侵略就不會發生,美國政府也應承擔責任。
不過,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早些時候發表聲明稱,美國沒有參與以色列對伊朗的打擊,美國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在該地區的美軍安全。
據央視新聞,美制F-35、F-15和F-16戰斗機參與了以色列對伊朗的空襲。
實際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以色列襲擊伊朗前已知曉相關信息。據央視新聞援引福克斯新聞報道,特朗普稱他近日多次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話。特朗普政府與至少一個重要的中東盟友進行了接觸,以確認此次打擊行動即將實施。
除此之外,特朗普還在襲擊當天發出“預警”,稱“以色列可能會襲擊伊朗,中東存在發生大規模沖突的風險”,并強調“伊朗不能擁有核武器”。這一表態引發外界對美以協同行動的猜測。
張楚楚對每經記者指出,美國與以色列在應對伊朗問題上長期保持情報合作,且美國此前已召回該地區人員,種種跡象顯示美國對此次襲擊或有默許。然而,特朗普在襲擊后又聲稱“未參與”,這種矛盾表述被認為是美以“唱雙簧”的策略——以色列扮演“極限施壓者”角色,美國則保留談判靈活性,為未來可能的美伊談判籌碼預留空間。
據《以色列時報》報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當地時間6月13日就以色列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發表視頻講話,他在講話中感謝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以色列“始終如一的立場”。
但張楚楚認為,伊朗剛遭受打擊,短期內難以在談判中做出重大讓步,談判時間線可能進一步拉長。美國與以色列的策略是通過“談不成就打”的極限施壓,迫使伊朗屈服,但伊朗的抵抗意志將直接影響美以談判的走向。
當地時間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警告伊朗,稱對伊朗的下一輪打擊將“更殘酷”,伊朗必須在被徹底摧毀前與美國達成核問題協議。特朗普在帖文中稱:美方“給了伊朗一次又一次達成協議的機會”并警告過伊朗,如果無法達成協議,伊朗受到的打擊“將遠超他們所知、預期或被告知的任何程度”,因為美國制造全世界最精良、最具殺傷力的軍事裝備,“以色列擁有大量這類裝備且即將獲得更多,他們更清楚如何運用這些武器,雖然已造成重大傷亡與破壞,但在下一輪更殘酷的打擊降臨前,仍有終止這場屠殺的余地,伊朗必須在一無所有之前達成協議,否則就太晚了”。
據伊朗新聞電視臺報道,以色列13日襲擊德黑蘭住宅區,已造成5人死亡、20人受傷。以色列還襲擊了至少10名伊朗核科學家。伊朗國家電視臺證實,伊朗武裝部隊負責人、總參謀長巴蓋里在以色列襲擊中死亡。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當日稱,以色列將受到嚴厲懲罰。伊朗武裝部隊已明確表示將采取報復措施。
內塔尼亞胡對于伊朗的反擊也有預見。他表示,以色列人很可能“要在避難所里度過比我們迄今為止習慣的更長的時間”。而且,以色列也已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據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埃菲·戴弗林發布的視頻聲明,過去幾小時內,伊朗方面向以色列發射了100多架無人機,目前以軍正在努力攔截這些無人機。沙特媒體哈達斯當地時間13日援引以色列媒體消息報道稱,以色列城市特拉維夫遭襲擊,包括10處核設施。
談及伊朗的報復,張楚楚對每經記者分析稱,伊朗可能通過兩種途徑實施:一是動員地區盟友網絡,如利用胡塞武裝對以色列目標發動襲擊;二是利用自身軍事手段,如無人機襲擊以色列軍事設施。此外,伊朗此前聲稱獲取了以色列核設施的機密文件,不排除公開相關信息以動員地區反以力量,使以色列陷入長期不安全狀態。
看點5:油價、黃金大漲后續將如何發展?
以色列襲擊伊朗的消息傳出后,市場應聲而動。WTI原油期貨一度暴漲13%,創今年1月22日以來新高,黃金價格一度站上3420美元/盎司關口,創5月8日以來新高。美元指數從日內低點反彈,而美股三大股指期貨、日經指數跌逾1%。恐慌指數VIX升至21.85,為5月23日以來最高。
美國能源信息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經過該海峽運送的油品數量平均為2100萬桶/日,約占全球日均石油消費量的21%。
不過,張楚楚在采訪中表示,國際金融市場的短期波動主要受情緒驅動,長期走勢仍取決于供需平衡。
“若伊朗做出強烈回應(如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油價和金價可能進入‘趨勢性再定價’階段,而非技術性反彈。但從伊朗自身利益考量,過度反擊可能導致石油市場份額被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國家搶占,因此其報復行動可能會控制在一定規模內。”張楚楚總結稱。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