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由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主辦的“《世界經濟研究》創刊40周年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理論研討會在滬舉行。與會專家認為,未來的世界經濟研究必須從當今全新的國際環境出發來提出問題,并尋求問題的中國答案。
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社科院黨委書記權衡表示,《世界經濟研究》多年來堅持以世界經濟領域重大理論問題與現實問題為基本定位,把全球化與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作為研究背景,著重于中國經濟對外開放戰略推進與升級的動因、影響及其與世界經濟交互作用的研究。《世界經濟研究》在注重圍繞開放戰略演進等現實問題實證研究的同時,也重視有創新的世界經濟基礎理論研究,并倡導有獨特視角和一定借鑒意義的國別經濟研究,在學術界享有聲譽。他對世界經濟下一步研究提出幾點希望,一是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世界經濟、對外開放特別是高水平制度型開放、高水平安全等重要論述進行體系化、學理化研究;二是聚焦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特別是關于中國開放型經濟學、中國特色金融、貿易,“一帶一路”理論等進行相關學科研究;三是組織開展關于世界經濟開放發展前沿問題、重大問題的研究,這也是涉及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四是著力開展區域國別問題研究;五是關注AI賦能國際經貿問題的研究,尤其是要關注對學術方法,研究方法等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上海社科院世經所原所長、《世界經濟研究》原主編張幼文認為,在逆全球化加劇、數字經濟時代和人工智能迅速發展背景下,原來的經濟學原理和世界經濟機制已發生重大變化。他呼吁未來的研究必須從當今全新的環境出發來提出問題,要更加注重理論研究并合理運用計量分析方法。
南開大學副校長盛斌、山東財經大學副校長彭紅楓分別就如何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以及全球金融周期相關問題發表主旨演講。上海社科院世經所原副所長、《社會科學》前社長兼總編輯徐明棋就學術刊物如何在推動中國的理論體系構建中發揮作用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