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重掌白宮以來,美國政府大規模驅逐移民行動不斷升級。這個周末,美國國會參議院結束了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程序性投票。截至記者發稿,參議院尚在對“大而美”法案全文進行逐字逐句宣讀——這預計將耗費十多個小時。共和黨人力爭在7月4日的最后期限前通過總統關于減稅、削減開支和增加驅逐出境資金等一攬子計劃。
這份長達940頁的法案于當地時間上周五午夜時分發布,法案內容涉及美國政治“敏感點”,包括大幅度削減稅率、新能源補貼和社會保障支出以及增加軍費和邊境安全支出。其核心是將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的許多稅收減免政策永久化,此外還將推出包括免征小費稅在內的多項稅收減免政策,并投入3500億美元用于國家安全,其中包括資助大規模驅逐移民計劃、擴建美國南部邊境墻,以及增加數千名執法人員等項目。
在逮捕移民行動引發大規模騷亂、美最高法院允許政府快速驅逐移民至第三國的背景下,“大而美”法案中有關移民問題的內容頗受外界關注。分析人士預計,如果該法案在國會獲得通過,這筆巨額資金的注入或將重塑美國的移民體系,同時增加合法移民美國的成本。
據悉,該法案中最大的一筆支出高達465億美元,以建設“綜合邊境屏障系統”,包括圍欄、水障、執法通道以及運動傳感器等技術。根據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的說法,這筆資金將用于修建美墨邊境1128公里的主要墻體和1448公里的河流屏障。修建美墨邊境隔離墻是特朗普政府的標志性承諾之一,但除了政治象征意義之外,其實際影響力一直備受爭議。
其次,“大而美”法案計劃撥款450億美元用于擴大移民拘留設施網絡,另撥款120多億美元用于增派1.8萬名執法人員和邊境巡邏人員。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當前擁有約6000名執法人員,且這一數字多年來保持不變。白宮辦公廳副主任、移民問題鷹派人物斯蒂芬·米勒曾表示,移民與海關執法局應完成每天逮捕至少3000名非法移民的目標。分析認為,雖然擴大執法人員和拘留中心規模將有助于政府開展驅逐非法移民工作,但即使法案通過,數百億美元的撥款也不足以實現特朗普的目標。
再者,移民法庭同樣是驅逐移民計劃的掣肘之一。當前美國移民法庭約有700名法官,多年來一直面臨人手不足的困境,案件積壓超360萬件。移民法庭當前的年度預算約為8.5億美元,“大而美”法案計劃撥款12.5億美元,用于聘用更多移民法官和輔助人員,并擴大法庭容量。在美國移民律師協會政府關系主管格雷格·陳看來,這筆資金已是“當務之急”。
此外,“大而美”法案還徹底改革了移民成本,大幅提高甚至新增各類移民服務費用。例如,申請庇護將不再免費,收費標準提高至1000美元,申請就業還需另付550美元。有分析稱,政府無疑希望借成本大幅增加促使移民望而卻步。
在移民政策之外,“大而美”法案還包含了約3.8萬億美元的減稅措施,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分析,最富裕的家庭將因此增加12000美元的收入,而最貧困的家庭每年將增加1600美元的收入。與此同時,為了部分抵消稅收損失和新增支出,共和黨還計劃削減一些長期存在的政府項目,如醫療補助、食品援助、綠色能源激勵措施等,以節省至少1.5萬億美元的支出。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根據眾議院通過的法案,至少有1090萬人將因此失去醫療保險,300萬人將不再有資格領取食品援助。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共和黨試圖利用其在國會的多數優勢壓制民主黨的反對,但遭遇了一系列政治和政策挫折。事實上,由于“大而美”法案可能惡化美國財政預算赤字狀況,該法案不僅遭民主黨抵制,在共和黨內部也引發分歧。就連馬斯克這位美國政府效率部前負責人也多次猛烈抨擊此法案,他在社交媒體上炮轟法案“極其瘋狂且具破壞性”,如付諸實施,將“摧毀美國數百萬個就業崗位”,給美國帶來“戰略性傷害”,“讓美國走上被債務奴役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