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 綜述|債務風險擔憂加劇多國長債收益率攀升
受政府債務、潛在通脹、政治局勢等因素影響,全球多個發達經濟體的長期債券收益率近期大幅上升,投資者擔憂持有長期債券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和風險。
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3日一度逼近5%,2年期與3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擴大至2021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凸顯投資者對美國政府債務可持續性和通脹上升的擔憂。彭博社報道,美國國內擔憂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進一步加大通脹壓力,加劇債券收益率飆升態勢。
3日,日本3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3.28%,創歷史新高;英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上漲6個基點至5.752%,為1998年以來最高水平;德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3.37%,接近14年來最高水平。
日本自民黨在7月舉行的參議院選舉中失利,日本首相、自民黨總裁石破茂的去留問題引發關注,其核心盟友、自民黨干事長森山裕日前提出辭職。分析人士認為,日本政壇動蕩引發市場對政府是否遵守財政紀律的質疑,市場對債務可持續性和通脹的擔憂可能導致長債遭到進一步拋售。
英國方面,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將于11月26日公布秋季預算案。分析人士指出,英國政府長期借貸成本上升,原因在于投資者對即將出臺的預算及相應的財政措施感到不安。
歐元區主要經濟體的財政前景也令投資者擔憂。德國今年年初宣布對基礎設施和國防的巨額投資,打破維持多年的財政緊縮政策。荷蘭國際集團經濟學家夏洛特·德·蒙彼利埃認為,德國作為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其投資計劃帶來的財政擴張,很可能會推高歐元區長期利率。
法國長期借貸成本2日躍升至2011年以來最高水平,其直接導火索是即將于下周舉行的法國國民議會對政府的信任投票。市場擔憂政局動蕩將阻礙財政整頓進程,推高風險溢價,導致該國債務進一步增長。
德意志銀行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安·澤溫3日在一場會議上說,資本市場已經察覺,當前各國政府缺乏應對債務所需的經濟改革措施?!叭粽尾环€定加劇,改革遲遲不到位,該趨勢可能持續?!?/p>
投資者大規模拋售作為傳統低風險投資產品的長期國債,轉而尋求其他避險資產。在此背景下,3日,國際現貨黃金價格觸及每盎司3577美元,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