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府應對不斷膨脹的財政赤字的嘗試頻頻遭到拒絕,且很可能在8日無法挺過法國國民議會的信任投票。
“盡管面對關稅、赤字不斷增長、經濟困局,但大部分法國人之前還在享受夏日度假。9月休假結束,就要開始醞釀罷工了。”近期正在歐洲調研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巴黎索邦大學博士生導師趙永升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道,9月8日,法國總理貝魯將面對法國國民議會信任投票,法國多家工會已經準備從9月10日開始進行大罷工,名為“封鎖法國(Bloquons tout le 10 septembre)”。
此前,法國經濟部長埃里克·隆巴爾曾警告,如果法國政府沒能通過9月8日的信任投票,則不排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干預法國財政的可能性。
由于各界不看好投票結果,債券市場已注意到了這一點。近期法國國債收益率相對于德國國債收益率差攀升至80個基點以上,為今年1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攀升至4.513%,刷新2009年以來紀錄,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已超過西班牙、希臘和葡萄牙,這些國家曾是歐元區債務危機的焦點。
中國駐法國使領館當地時間2日發布關于近期法國安全局勢的領事提醒,稱綜合媒體報道,法國國民議會將于9月8日對貝魯政府進行信任投票,能源和出租車從業者或將于9月初舉行行業罷工,社交媒體和部分黨派呼吁9月10日開展“封鎖法國”運動,部分工會表示將于9月18日舉行罷工和示威活動。
該領館提醒在法中國公民特別是屆時來法游客密切關注當地社會局勢和新聞報道,盡量遠離游行區域,減少夜間單獨出行,注意人身和財產安全。
貝魯能否撐過周一信任投票
在經歷了多次政治洗牌后,當前的貝魯政府是一個脆弱的少數派政府。貝魯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兩年內任命的第四位總理。
這一少數派政府希望削減438億歐元開支,來緩解當前沉重的財政赤字。不過,在其計劃出爐后,法國政壇上的左翼和右翼均表示反對。
法國前財長、現法國審計法院院長莫斯科維奇在法國和歐盟的財經崗位上已經深耕三十多年,他得出的結論是,法國根本無法停止支出。
“這是法國的民族特性,”他在近期的一次采訪中說道,“這也是我們社會契約的一部分。”
根據法國政府的數據,目前法國的債務以每秒5000歐元的速度增長,而償還債務的成本預計明年將達到750億歐元。
2024年,法國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為5.8%,幾乎是歐盟規定的3%紅線的兩倍。按照貝魯的計劃,他希望將財政赤字水平降至GDP的4.6%。
歐元區危機期間及之后,希臘和意大利等在內的一些重債國家經歷了痛苦的緊縮政策以削減赤字,但法國在削減支出方面卻相對較少,而是依靠增加對家庭、企業和富人的稅收來逐步補充國庫,到2014年,法國稅收占年度經濟產出的比重接近48%,比全球危機前高出三個百分點,但債務持續增長,失業率上升,經濟放緩。
隨后,馬克龍上臺時承諾采取新的方針,大幅削減資本和財富稅,并開始降低企業稅。失業率迅速下降,在2018年,法國的GDP增速五年來首次超過德國。但這些增長動力不足以抵消公共支出,而法國的公共支出仍位居發達國家之首。
2018年11月,公眾對馬克龍政府提高燃油稅不滿,在街頭抗議升級后,馬克龍最終以數十億歐元的新支出作為回應。
“從那時起,我們沒有看到公共財政狀況有任何改善,也沒有看到法國未來的發展軌跡,”荷蘭國際集團(ING)高級經濟學家德·蒙彼利埃(Charlotte de Montpellier)表示。
此后法國經歷了疫情和因地緣政治所引發的能源危機。趙永升對記者表示,近幾年法國的通脹也較為明顯。
法國國家審計法院估計,自2021年起,法國應對能源價格沖擊的總成本接近720億歐元。
馬克龍在其第二任期內確實認真嘗試削減赤字,承諾將最低退休年齡從62歲提高到64歲。但在隨后的立法選舉中,他的政黨在國民議會中失去了絕對多數席位,部分原因是該政策遭到反對。
法國當前的國民議會分裂成三個互不相容的派系:忠于馬克龍的中間派,從極左翼“法國不屈服”運動到溫和的社會黨的左翼陣營以及人數顯著增加的極右翼議員群體。
此后,議會一直陷入僵局之中。前任法國總理米歇爾·巴尼耶被迫辭職,貝魯在8日很可能也會步其后塵。目前,法國社會黨要求組建政府,而極右翼則呼吁重新選舉。但最大的可能是馬克龍再次選擇一個中間派政府,下一任總理將不得不再次應對分裂的議會,并與反對黨進行談判。
趙永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一個公允的角度看,歐盟的“成員國財政赤字率上限為GDP的3%、政府債務率上限為60%”的規定多是上個世紀90年代生效的財政政策,雖然是為了維護歐元區經濟穩定與幣值,且規定配套違約懲罰機制,但已經嚴重過時,彼時的工業化所需要的投資和當今以人工智能(AI)、芯片制造、新能源等前期研發投入動輒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為主的新工業化形式并不相符。
“譬如芯片制造投資研發需要上百億美元,法德國內融資能力無法支持這樣的工業化項目。又如AI投入方面,法國做得最好的項目的融資也來自于美國企業。”趙永升解釋道,法國如果要重振經濟,應重在開源而非節流,歐盟的相關規定也應當與時俱進進行改革。
“債券義勇軍”正在盤旋
正如英國時任首相特拉斯在2022年推出所謂的“迷你預算”后,英國債券迅速遭到拋售所表明的那樣,債券持有人擁有迫使政府采取行動的權利。
所謂的“債券義勇軍”(大量投資者拋售政府債券,推高收益率以執行財政紀律)何時或是否會出現尚難預測,且其他七國集團(G7)國家也在為不斷攀升的債務而苦苦掙扎,但法國的政治僵局使其尤其容易受到影響。
“‘債券義勇軍’目前正在盤旋在幾個目標上:法國、英國和日本。但法國是最脆弱的,”BCA Research首席策略師喬希(Dhaval Joshi)表示,“法國需要政治解決方案,但法國政局陷入僵局。因此,最終可能需要‘債券義勇軍’來決定法國的命運。”
自法國出現少數派政府以來,投資者對法國債券的信心已顯著下降。法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前位居歐元區最高水平。即使是歷史上以財政揮霍著稱的意大利,其與法國的收益率差距也已從三年前的近200個基點縮小至僅幾個基點。
花期旗集團的策略師預測,如果馬克龍下臺,法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較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溢價可能飆升至120個基點,創下該地區主權債務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而目前的溢價水平在80個基點左右。
不過,馬克龍多次排除辭職的可能性。
對沖基金 Trium Capital LLP投資組合經理羅德里克(Thomas Roderick)表示:“長期來看,法國極其脆弱。他們在試圖糾正方向以降低赤字方面面臨的問題甚至比英國更大。法國沒有自己的貨幣,所以他們真的陷入了困境。”
法國近期一項民意調查則顯示,78%的法國人希望削減開支,但超過五分之一的人沒有設定任何具體的削減目標,只有8%的人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努力。
“法國人的觀點很矛盾,他們一致認為存在債務問題,”BVA觀點總監克拉普萊特(Christelle Craplet)表示,“但每個人也都認為,債務問題最終還是要由別人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