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鐘國斌
今年以來,港股上市公司回購持續升溫。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今年1月1日至9月7日發稿,共有222家港股上市公司累計回購股份50.34億股,回購金額達1207.97億港元。從行業分布來看,科技和金融板塊成為港股回購主力軍。
東源投資首席分析師劉祥東認為,今年港股市場回購潮反映出企業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龍頭公司通過回購傳遞股價低估信號并優化資本結構。同時,政策支持與市場回暖推動更多企業加入回購行列。
從港股公司回購金額來看,今年以來,騰訊控股以483.02億港元回購金額位居榜首;匯豐控股、友邦保險位居二、三名,回購金額分別為248.26億港元、176.93億港元;中國宏橋、中遠海控位居四、五名,回購金額分別為53.71億港元、29.64億港元。此外,有44家公司累計回購超1億港元,有16家公司累計回購超5億港元,有10家公司累計回購超10億港元,有5家公司累計回購超20億港元,其中快手-W、藥明生物、太古股份公司A、周大福、時代電氣等公司回購金額介于20億港元至13.69億港元之間。
互聯網龍頭和金融權重股成為回購主力。以騰訊控股為例,今年以來,騰訊控股合計回購股份10265.20萬股,回購總金額達483.02億港元,占港股公司回購總額的40.00%,成為港股名副其實的“回購王”。再比如,快手-W投入20.00億港元回購逾3993萬股;嗶哩嗶哩和美團也啟動了數億港元規模的回購計劃。與此同時,金融權重股匯豐銀行、友邦保險回購金額分別達248億港元、177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騰訊控股的回購之路備受矚目。自2021年以來,騰訊控股連年的回購金額都創了歷史新高。2021年騰訊控股回購了558.18萬股,回購金額達25.99億港元;2022年騰訊控股回購了1.07億股,回購金額飆升至337.94億港元;2023年騰訊控股回購了1.52億股,回購金額高達494.33億港元;到了2024年,騰訊控股更是以回購3.07億股、總額1120.03億港元的成績,蟬聯港股“回購王?!?/p>
從月度回購金額來看,今年以來,港股市場回購金額超100億港元的有6個月,分別為1月、3月、4月、5月、6月、7月,月度回購金額分別為247.02億港元、115.12億港元、130.36億港元、170.19億港元、208.34億港元、100.39億港元。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師劉剛表示,港交所2024年6月推行庫存股改革,允許上市公司將回購的股份作為庫存股持有而非強制注銷,提升了企業回購積極性和回購效率。
港股回購是港股市場增量資金一大來源。截至9月7日收盤,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恒生科技指數今年以來分別累計上漲26.71%、24.24%、27.29%,領漲全球主要股市。
展望后市,興證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7月以來制約港股行情的利空接近尾聲,包括資金面趨緊和互聯網補貼大戰等影響正在改善。中長期來看,中國股市將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港股和A股都有望走出超級長牛。這得益于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社會財富向股市的配置、AI科技等領域的突破以及全球資金的回流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