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磅消息
1、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美國失業率上升至4.3%,創近4年來新高。就業數據惡化強化了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分析人士預計美聯儲或于9月開啟新一輪降息。
2、據央視新聞報道,十四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易會滿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二)券商最新研判
民生證券:牛市或處中繼再吸籌階段,看好預期成長,小盤或有優勢
從上漲驅動力來看,本輪牛市流動性為主導。今年以來的市場上漲主要由流動性寬松所驅動,A股景氣度雖基本見底但仍處于較低位置。長周期維度看,在流動性沒有明確收緊跡象之前,市場見頂的可能性相對較小。交易情緒來看,兩融成交額占全市場成交比例持續攀升,市場交易熱度高漲。市場交易存在過熱現象,歷史經驗來看,調整后短期內再大幅上漲概率較低,或進入中繼再吸籌階段,兩融交易若熱度驟減可能會對TMT等兩融交易參與度較高的板塊,短期內產生一定沖擊。
預期增速資產的優勢差繼續回升。實際增速資產的優勢差開始回落,ROE優勢差邊際下行趨緩,高股息類資產擁擠度仍不算低。9月繼續推薦預期成長風格,不再推薦實際成長風格。看好預期成長,小盤或仍有優勢。
長期看,美債利率下行趨勢逆轉可能性較小,風險偏好上行背景下,看好成長;8月小盤相較大盤關注度小幅回落,但趨勢上仍是小盤占優;從市值因子擁擠度來看,8月小盤風格擁擠度明顯回落;從季節效應來看,2010年以來,9月份大小盤無明顯季節效應。
(三)券商行業掘金
東海證券:本土芯片替代加速,國內云廠商AI算力投資持續增長
8月份半導體行業持續回暖,價格漲幅擴大,關注AI算力、AIOT、半導體設備和關鍵零部件等結構性機會。8月份全球半導體需求持續改善,預計9月供需格局將繼續向好。
半導體下游需求中,TWS耳機、可穿戴腕式設備、AI服務器、新能源車需求復蘇較好,2025Q2除手機復蘇較平緩外,整體需求逐步向好。全球半導體下游需求中,手機、PC、平板、汽車、服務器、智能穿戴等占據80%以上,下游電子產品的銷售會影響上游半導體的需求變化。
近期,國內頭部云廠商發布Q2財報。具體來看,阿里資本開支386.8億元,同比增長220%,資金將重點用于算力中心建設、基礎模型平臺開發以及推動各項業務的AI化轉型,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云服務與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實力;資本開支方面,騰訊Q2資本開支191.1億元,同比增長119%,主要用于數據中心、服務器等底層基礎設施的建設,為AI相關的訓練和迭代儲備了大量算力資源。
行業需求在復蘇,價格回暖;自主可控力度依然在不斷加大,可關注:(1)受益海內外需求強勁AIOT領域的樂鑫科技、恒玄科技、瑞芯微等。(2)AI創新驅動板塊,算力芯片關注寒武紀、海光信息、龍芯中科等。(3)上游供應鏈國產替代預期的半導體設備、零組件、材料產業,關注華海清科、盛美上海、富創精密等。(4)汽車電子受益于新能源車高增長與國產化機遇的板塊,關注功率板塊的新潔能、揚杰科技等。
中信證券:歐美需求高景氣與產業供給優化、價格回升共振,電芯漲價印證能迎來拐點
歐美需求高景氣與產業供給優化、價格回升共振,儲能行業迎來基本面拐點,逐漸走出長期通縮局面,前期低迷的儲能板塊受益流動性輪動修復。當前,儲能行業2026年PE集中在15~20倍區間,安全邊際較高。
歐洲來看,得益于新能源高裝機目標及電力擴容需求提升,歐洲大儲接棒戶儲成為歐洲市場主要增量。從頭部企業半年報業績會交流及行業中標數據來看,實際歐洲需求或更為樂觀。預計2026年歐洲裝機有望超過50GWh,同比+67%。
從各家電池廠2025H1業績會交流看,今年以來頭部電池廠訂單飽滿、產能緊缺,部分頭部廠家2026年儲能電池訂單已接近排滿。長期通縮的國內儲能市場當前進入價格拐點。從產業價值分配來看,預計電池廠及頭部集成商將率先獲得增量收益,2025年國內儲能業務有望擺脫過去“不賺錢”的局面,盈利進入修復通道。
信達證券:特斯拉強化機器人戰略地位,2026年有望放量
9月2日,特斯拉正式發布其“宏圖計劃”第四篇章。人形機器人在特斯拉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對于如何實現宏圖計劃4,特斯拉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表示,強調FSD和Optimus的規模化是特斯拉未來最重要事項,未來公司約80%的價值將來自Optimus機器人。凸顯人形機器人在特斯拉業務版圖中的核心地位,有望成為特斯拉新的增長引擎。
人形機器人技術迭代快,技術方案正從多樣化走向聚攏集中。2026年人形機器人有望放量。2025年人形機器人還在做設計升級、數據積累和泛化訓練。預計2025年底,部分工廠應用場景的人形機器人可以定型,行業有望進入銷量上升期。隨著產業鏈成熟度的提升,人形機器人的價格也將逐漸下降。屆時,行業內的供應鏈或將走向集中,板塊格局的確定性有望得到提升。
投資建議上,關注機器人產業鏈的投資機會。比如本體,包括優必選、越疆等;執行器,包括浙江榮泰、三花智控等;傳感器,包括安培龍、漢威科技等;減速器,包括科達利、福達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