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回顧
上周主要寬基指數漲跌不一。其中,上證指數周度下跌1.18%;深證成指周度下跌0.83%;創業板指周度上漲2.35%;新華500指數周度下跌0.93%。
新華500指數上周回調,結束周線四連漲,開盤報4884.32點,至周五收盤報4912.3點。全周振幅5.34%,成交額為4.96萬億元,環比減少0.31萬億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9月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3222億美元,較7月末上升299億美元,升幅為0.91%。
·9月5日,中國證監會修訂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費用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這意味著,公募基金行業第三階段費率改革落地,費率改革順利收官。根據管理規定,將合理調降公募基金認購費、申購費、銷售服務費等銷售環節費率水平,優化贖回費制度安排。以近三年平均數據測算,第三階段基金銷售費用改革將整體降費約300億元,降幅約為34%。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十四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易會滿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近日,為貫徹落實《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升服務投資者水平,證監會同意公募基金行業機構投資者直銷服務平臺(以下簡稱FISP平臺)正式啟動運行。FISP平臺是證監會授權中國結算建設并運營的行業性服務平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應當接入FISP平臺,并可借助FISP平臺開展基金直銷業務。
·財政部擬第二次續發行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三期)。本次續發行國債為5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本次續發行國債競爭性招標面值總額350億元,不進行甲類成員追加投標;本次續發行國債票面利率與之前發行的同期國債相同,為2.10%。本次續發行國債的起息日、兌付安排與之前發行的同期國債相同。自2025年5月25日開始計息,按半年付息,每年5月25日(節假日順延)、11月25日支付利息,2075年5月25日償還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8月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49.4%、50.3%和50.5%,比上月上升0.1、0.2和0.3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有所回升,我國經濟景氣水平總體繼續保持擴張。分析稱,制造業PMI小幅回升,表明擴內需、“反內卷”等政策綜合效果初步顯現。非制造業方面,上下游價格走勢相對平穩,隨著一系列政策持續發力顯效,內需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帶動相關行業持續好轉。
·《中國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經營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全市場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01萬億元,同比增長0.16%;實現凈利潤3.00萬億元,同比增長2.54%。分紅回購規模再創新高,截至8月31日,818家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度、半年度現金分紅方案,較去年同期增加141家。制造業經營狀況邊際改善,營收、凈利同比增速為4.73%、7.75%;消費潛能持續釋放。
·9月2日,上交所發布的新開戶數據顯示,今年8月A股新開戶數達265.03萬戶,較今年7月的新開戶數196.36萬戶環比增長34.97%,同比增長165.21%,新開戶數遠超去年同期水平,去年8月A股新開戶數則為99.93萬戶。
·日本首相石破茂7日在首相官邸舉行的記者會上宣布辭去自民黨總裁職務。石破茂表示,有關臨時總裁選舉的相關手續事項,已向自民黨干事長傳達。在選出新總裁之前,將盡到自己的責任。據日本廣播協會當天早些時候報道,石破茂已決定辭去首相職務。
·美國8月季調后非農就業人口錄得增加2.2萬人,低于市場預期的7.5萬人;美國8月失業率錄得4.3%,符合市場預期,為2021年10月以來新高。美國7月非農就業人數修正至增加7.9萬,6月修正至減少1.3萬;美國7月失業率未作修正,維持4.2%不變。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3日發布的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顯示,自7月中旬到8月底,美國所有聯邦儲備區物價均出現與加征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報告顯示,自7月中旬到8月底,許多聯邦儲備區報告關稅對投入價格的影響尤其明顯,多個地區報告保險、公用事業和技術服務價格上漲。一些公司已將所有成本上漲轉嫁給了客戶。美聯儲所聯系的企業廣泛預期未來幾個月價格將繼續上漲。報告說,由于經濟不確定性增大和關稅稅率升高,許多家庭工資增長未能跟上物價上漲的步伐,導致所有聯邦儲備區消費者支出持平或下降。
本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