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來,在去年政府選舉中高舉“優先推進經濟增長”旗幟的英國工黨政府,不僅可能難以實現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而且還因為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把已經陷入低增長狀態的英國經濟帶進了始料未及的更深的陷阱中。
增長動能轉換:由私人消費轉向政府支出
從年初至今,英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這一放緩趨勢在數據上的體現就是,英國經濟今年第二季度(4—6月)環比增長已經降至0.3%。盡管這一速度已經高于市場預期的0.1%,但較第一季度0.7%的增速,放緩則是十分明顯的。從單月來看,6月份,英國經濟環比增長了0.4%,但在此前的4月和5月,英國經濟增長均陷入環比萎縮0.1%的狀態。英國國家統計局稍晚將公布7月份的經濟增長數據,但市場預期,經濟增長速度將比6月份的0.4%要低。
令市場更為不安的不只是經濟增長速度,還有英國經濟內在的經濟增長動能的轉換。從經濟增長內驅力來看,英國經濟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推動力完全不同。在第一季度,英國經濟的增長主要來源于凈出口、家庭消費等,主要還是來自企業和個人的消費。這是英國經濟多年以來一直持續的推動因素。但到了第二季度,英國經濟主要推動力來自于政府支出的快速增長。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英國政府支出增長了1.2%。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第二季度,英國的企業投資下降了4.0%,消費者支出僅增長了0.1%。從4月份開始,英國進入新的財年,根據財政安排,英國政府擴大了公共衛生、交通設施等方面的支出,從而推動了原本已經非常疲弱的經濟增長。“看到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結果強于許多人的預期,這令人欣慰。但令人震驚的是,增長動力來自公共部門,消費者支出正在放緩,商業投資正在萎縮。英國私營部門的增長受到全球和國內政策不確定性的制約。”智庫英國董事學會首席經濟學家Anna Leach說。
對英國現任政府來說,依靠公共支出來推動經濟增長,已經悄然形成了一定的依賴。英國國防大臣John Healey宣布,將在卡迪夫、貝爾法斯特、格拉斯哥、謝菲爾德和普利茅斯等地,投資2.5億英鎊,以擴大這些地區的軍事和安全產業。業內人士指出,這將為這些地方的經濟帶來增長和就業。這一投資是英國擴大國防開支的一個組成部分。此前,英國政府承諾,到2027年將國防開支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未來十年內這一比例將提高至3%。對此,英國工業聯合會的相關負責人Jordan Cummins指出,英國政府現已制定了一項可靠的長期產業戰略和八項行業計劃,重點關注英國能夠真正參與競爭并贏得全球市場份額的經濟領域。這不僅關乎英國的經濟雄心,也關乎英國未來十年及以后的全球地位和發展方向。
更為脆弱的英國財政
英國政府利用公共支出成功推動了經濟增長,但這一舉措將英國原本就不甚穩固的財政狀況,推向了更加脆弱的境地。
英國政府推動經濟增長的公共支出,其主要來源是政府的稅收和公共借款。英國政府公共支出的擴大,在稅收基本穩定的情形下,不可避免地推高了政府公共借款的規模。在自4月份開始的新的財年里,英國政府的公共借款已經創出新高。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截至7月份的財政年度里,英國政府的公共借款總額已經達到600億英鎊,高于上個財年同期67億英鎊。截至7月底,英國政府的凈債務與GDP的比例為96.1%,高于去年同期0.5個百分點。
英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有賴于政府支出和政府借款的不斷擴大,英國政府為此需要付出的代價是政府債券收益率不斷高企。9月2日,英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創下199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10年期國債收益率觸及今年1月份以來的高點。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英國政府的借款成本已經處于最高位置。市場預期,為維持公共支出推動經濟增長模式,英國政府在今后將不得不更多地增發國債,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國債收益率持續走高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國債收益率走高,將使英國政府的借款成本居高不下。這顯然難以為繼。英國一些研究機構已經呼吁,面對不斷高企的政府債券收益率,英國工黨需要做的是,削減公共支出,縮小公共借款規模。英國政府預算責任辦公室(OBR)指出,由于政府過度借款,英國公共財政正處于“相對脆弱的境地”,到2070年,英國總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將從目前的96.5%上升至270%以上,這將導致“英國應對未來沖擊的能力大幅削弱”。
逐漸深入的低增長陷阱
英國工黨政府已經意識到目前這一經濟增長模式給財政穩固帶來的沖擊,并試圖進行扭轉。在此前的7月份,英國工黨政府推出約50億英鎊的福利削減計劃,以此作為縮減財政支出的著力點。但在多方勢力的反對下,英國工黨政府最終取消了這一改革措施。
這也就意味著,在今年的秋季財政預算中,為籌措財政資金,為推動經濟增長,工黨政府將不可避免再次增加稅收。英國智庫國家經濟和社會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NIESR)8月份的研究報告指出,英國政府未能按計劃實現其“財政穩定規則”,預計2029-30財年,英國的財政赤字將達到412億英鎊。如果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要繼續遵守其財政規則,就需要對秋季預算進行大幅調整。但顯然,對已經疲弱的消費經濟而言,英國經濟將因再次加稅陷入低增長的陷阱中。“我們敦促政府采取戰略性政策方針,優先消除增長障礙——尤其是在規劃體系中——并提高稅收體系的效率。”Anna Leach說。“即將到來的秋季預算案將是一個關鍵時刻。英國財政大臣面臨一些艱難的抉擇,因為再一次的增稅可能會進一步嚴重打擊市場情緒和投資。”英國商會研究部主管David Bharier警告說。
事實上,在工黨上臺執政前,英國經濟陷入低增長狀態已經持續好多年了。工黨能夠上臺執政,強調的就是需要扭轉這一趨勢,提高經濟增速。但工黨政府推進的加稅政策將英國經濟帶入了更深的低增長狀態中。打破這一循環,唯有依賴改革,英國改革黨的逐漸興起,原因即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