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密軸承業務見長的江蘇南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方精工”,002553.SZ)計劃大舉擴張滾珠絲杠產能。公司9月9日發布更新后的定增草案,募資金額從最初的3.66億元縮減到1.88億元,降幅48.63%。
新的募投計劃中,滾珠絲杠副產品擬投入募集資金9503.34萬元,完全達產年將新增產能300萬套,擴產比例為4518.07%。據分析,由于2024年該產品營收占比不足1%,本次新增產能可能存在無法順利消化的風險。
資料顯示,南方精工一直致力于精密軸承、單向滑輪總成、單向離合器和其他精密零部件等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應用領域包括汽車、摩托車和其他工業領域。此次定增,擬深化公司在汽車零部件及工業軸承領域的產品布局,擴充產能并優化相關產品結構。
具體來看,南方精工本次擬增發股份約1.04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8753.03萬元(含),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凈額投向“精密制動、傳動零部件產線建設項目”“精密工業軸承產線建設項目”。公司稱,上述項目產品均屬于主營業務中的精密軸承產品,因此本次募投項目均投向現有主業。
南方精工前次募投項目為2011年IPO募投項目“精密滾針軸承及單向軸承總成項目”,該項目系針對精密軸承之滾針軸承產品、單向離合器產品產能的技術改造及擴產。
相較前次募投項目,南方精工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主要聚焦精密軸承產品,并未投向單向離合器及單向滑輪總成產品。公司解釋稱,針對精密軸承之滾針軸承產品,擬擴大工業滾針軸承生產、銷售規模并豐富自身在工業領域的產品布局,完善產品體系;針對制動、傳動零部件產品,公司將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并優化產品結構。
這是南方精工2011年上市以來的首次再融資。Wind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南方精工累計直接融資3.74億元(均為首發融資),累計實現凈利潤14.57億元,累計現金分紅6.13億元,派息融資比為164%。
南方精工此次募集資金投向當中,“精密制動、傳動零部件產線建設項目”計劃以募集資金投向滾珠絲杠副、液力變矩器內外圈兩種精密制動、傳動零部件等產品。
其中,滾珠絲杠副產品與南方精工一般軸承產品的生產原材料均為各類鋼材,生產過程均包含車加工、熱處理、磨加工等工序,均可應用于汽車領域并向工業領域拓展。公司此次募投規劃中,滾珠絲杠副產品擬投入募集資金9503.34萬元,占擬募集資金總額的比例為50.68%。
根據南方精工募集說明書,公司此次投向的滾珠絲杠副產品,完全達產后將新增產能300萬套,擴產比例為4518.07%,擴產幅度較大。2024年度,公司滾珠絲杠副產品實現銷售收入121.04萬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例僅為0.15%。
對此,南方精工解釋稱,本次募投項目對滾珠絲杠副產品的擴產比例大幅提高,主要系該產品是公司2023年開始逐漸生產的產品,現有產能基數較小。據介紹,公司該產品2023至2024年度實現的銷售收入及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由10.89萬元提升至121.04萬元、0.02%提升至0.15%。
南方精工自2023年起開始投資建設滾珠絲杠副產線,截至本次募集說明書披露的報告期末,已形成一條年產6.64萬套的產線。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精密制動、傳動零部件產線建設項目”當中,包括建設年產300萬套滾珠絲杠副產品產線。
不過,針對滾珠絲杠副產品超過45倍的產能擴充計劃,南方精工也表示,若未來該類產品市場增速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或市場開拓不力,則公司本次滾珠絲杠副產品新增產能存在無法順利消化的風險。
南方精工近期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14億元,同比增長13.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2852.69%。
記者注意到,南方精工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主要源于公司持有的對外投資股權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以及減持對外投資股權產生的投資收益,這些均屬于非經常性損益。
南方精工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當期非主營業務中,投資收益、公允價值兩部分變動損益分別為0.31億元和1.63億元,占利潤總額比例對應為12.07%、63.06%。這兩部分損益,主要是公司期內所持“泛亞微透”股票分紅及減持產生的收益和所持股份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收益。兩部分均不具有可持續性。
因此,南方精工上半年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為0.65億元,同比增幅為10.54%。從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構成來看,63.20%來源于汽車行業;從產品來看,58.34%的營業收入來源于精密軸承。
南方精工利潤水平受公允價值變動及投資收益波動影響較大。公司表示,若未來宏觀環境、產業政策、市場環境等因素發生較大變化,以及公司對外投資企業的經營業績出現不及預期或其股票價格出現波動較大的情形,進而可能存在相關對外投資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及投資收益波動導致公司業績波動或下滑的風險。
不僅如此,滾珠絲杠賽道擁擠,大量汽車零部件公司紛紛布局,若南方精工未來不能持續拓展客戶以保持業務規模持續增長,不能及時研判行業趨勢開發新產品或根據客戶需求調整產品結構,以及不能有效控制生產成本,則公司業績還存在波動或下滑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