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矯月)近日,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力新能”)正式納入滬港通。業內人士認為,這不僅意味著公司股票獲得更廣泛的投資者關注,更是資本市場對其產業價值和成長邏輯的認可。
業績層面,正力新能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的答卷。公司2025年上半年實現收入31.72億元,同比增長71.9%;凈利潤同比實現扭虧為盈。上半年,動力電池裝機量7.83GWh,同比增長99.24%,其中乘用車出貨量達7.63GWh,同比增長110.77%。上半年,公司在國內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的排名攀升至第七,6月份單月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第六。業內人士分析,這一系列關鍵指標表明,正力新能已經從單純的規模擴張階段,邁入了盈利能力與運營效率并重的新階段。
正力新能在航空電池領域也有突破,率先實現航空動力電池的適航認證與量產交付,完成了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在該領域的雙重跨越。這一里程碑意味著,其質量管理體系及電芯的一致性、安全性與可靠性已達到航空標準。
正力新能如今將航空級的體系標準與品控理念反哺至車規級電池生產,以更高維度的標準打造乘用車電池產品。這不僅讓其車規級電池在能量密度、快充能力等指標上保持領先,更讓整車客戶對其長期供貨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充滿信心。
而這些技術優勢,正源于正力新能對低空經濟領域的前瞻性布局。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布局航空動力電池的探索者,早在三年前,正力新能就以“LISA-321”戰略,推動航空動力電池產品的研發,為新能源航空提供定制化動力電池解決方案,如今已率先打通從驗證到應用的關鍵環節。這一戰略不僅讓公司成為低空經濟產業鏈的重要參與者,也為其半固態技術的量產奠定了應用基礎。
公司方面表示,將繼續加大在低空電動化和eVTOL等前沿應用上的投入,把握新興產業的爆發機遇。
儲能業務同樣是外界關注的焦點。公司將儲能生產線與動力電池生產線形成一體化布局,在“海陸空”全場景能源戰略中承擔協同角色。
技術維度上,正力新能通過全方位自主研發,打造核心技術優勢。目前公司已推出190Wh/kg高能量密度磷酸鐵鋰電池、5C超充三元電池、45℃永不熱擴散三元電池等多款代表性產品,均已實現量產,并在半固態電池方向實現突破,采用超高鎳三元和雙重半固態技術,兼顧“三高一快”產品特性,同時獲得了AS9100D航空航天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民航局適航認證的航空動力電池已實現量產,電芯能量密度超過320Wh/kg、15分鐘充電至80%——視為車用固態電池的技術驗證成果。
面向未來,正力新能正在推進百兆瓦時級全固態電池中試線建設,預計2026年上半年投產,屆時,將進一步提升能量密度與安全性,為乘用車與航空應用提供新的增長空間。同時,公司已在鋰金屬電池、鈉離子電池和低溫電池領域取得階段性成果,持續保持技術活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