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摘要:
債市經歷調整后賠率改善,10年國債1.8-1.9%配置價值顯現,建議關注中短端利率債及信用債;反內卷政策效果持續釋放,PPI同比降幅料收窄但年內回正仍有壓力,出口性價比優勢未受根本影響;全球貿易秩序重構加速,從全球化轉向逆全球化,中國通過貿易主體多元化增強外貿韌性,在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份額提升。
行情回顧:
截至昨日18點,利率市場收益率多數大幅下行,1Y國債下行1.75bp至1.34%,3Y國債下行1.25bp至1.42%,5Y國債下行2.75bp至1.61%,10Y國債下行1.75bp至1.80%,30Y國債上行0.45bp至2.10%,10Y國開上行0.75bp至1.96%。信用市場收益率多數上行,2Y期AAA信用債上行2bp至1.85%,3Y期AAA信用債收益率持平至1.98%,5Y期AAA信用債上行0.25bp至2.16%。轉債方面,中證轉債指數昨日收盤報480點,收漲1.23%。
1、債市賠率已有改善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
債券在經歷了持續的調整后,目前風險已經得到了明顯釋放。從基本面環境、貸債比價關系以及“股債蹺蹺板”鈍化等角度來看,市場對于債券可以更加樂觀一些。近期DR001的移動均值整體仍圍繞政策利率運行,表明維持適度寬松的流動性環境依然是貨幣當局當下的政策目標。考慮到年內政策利率仍存在10bps降息空間,我們認為年內10Y國債到期收益率有望重回1.6%。
華創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周冠南
本輪PPI上行或主要受供給側“反內卷”帶來的去產能推動,不一定會觸發央行收緊貨幣和10y國債趨勢調整,需要重點關注剔除供給因素后反應需求的核心CPI是否持續回升,當PPI后續環比超過0.2%時,需警惕對債市情緒的擾動。
空間上,我們重申10年國債(老券)1.8-1.9%配置盤可以開始嘗試配置。如遇機構行為沖擊,或達到三月中高點1.9%,建議交易盤把握交易機會。經過今日調整后,債市賠率已有改善。品種上,30年國債、二永債等在逆風階段容易成為行情放大器的品種,仍需要繼續規避。政金債也受到潛在的沖擊,表現也會偏弱。繼續以5-7年及以下利率債、中短端信用債為主。
2、反內卷邊際效應顯現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
反內卷對中國出口商品的性價比優勢影響有限。我國出口性價比優勢來源于兩大市場特征,一是人力成本性價比高,二是供應鏈完善,采購成本低,當前反內卷政策針對的主要問題是惡性競爭、一味追求低價、忽視產品質量的問題,不會從根本上削弱我國出口性價比紅利。
國泰海通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梁中華反內卷政策效果將持續釋放。與2015年供給側改革不同,本輪反內卷政策行動聚焦中下游行業“羊群投資”和盲目擴張造成的產能過剩,政策更加注重指引企業通過規范競爭淘汰產能,并強化監督地方政府的投資推廣行為,而非簡單通過行政干預快速達到去產能的目的。這使得本輪價格回升的動能或稍顯遲緩,但基礎卻更加牢固。
財通證券宏觀分析師張偉
PPI同比降幅有望繼續收窄,但年內回正存在壓力:8月以后,翹尾因素對PPI同比的拖累將大幅減輕,而“反內卷”的推進預計至少能夠維持PPI環比在0%附近,意味著到年底,PPI的當月同比增速將收斂至-2.1%左右。而如果要讓PPI同比讀數在年底回正,則需要9-12月的環比增速平均保持在0.53%以上,存在一定的壓力。
3、全球貿易秩序
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總量研究負責人、固收首席分析師張繼強
全球貿易秩序重構自2008年金融危機后逐步展開,當前進入加速階段,具體的五點表現:第一,從“全球化”轉向局部“逆全球化”,即從擴張、逐利的外擴動力,轉向以國家安全、政府干預為導向的內縮;第二,各國經貿關系從“合作共贏”轉向“摩擦常態化”,“關稅+談判”政策組合進入常態化;第三,產業分工從三角分工轉向區域化與碎片化,各國訴求差異逐步顯現;第四,貿易規則進行系統性重構,本質是各國圍繞規則制定權的博弈;第五,金融體系也在伴隨貿易重構進行適應性調整。
近年來,中國貿易主體多元化趨勢顯著,逐步降低對單一經濟體的依賴,展現出更均衡的全球貿易布局。2000 年中國從美國、日本和歐盟的進口占比為42.1%,而2024年降至 22.8%;同期,從東盟的進口占比則從 9.9%上升至15.3%。通過擴大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貿易合作,中國有效降低了因地緣政治或單一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貿易主體多元化戰略布局有助于增強中國外貿的韌性,有助于提升全球貿易穩定性,同時為國際貿易格局注入新的活力。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宋雪濤
隨著美國開啟新一輪貿易摩擦,全球貿易秩序正在加速重構。東盟、中國等生產國在此次貿易重構中,均面臨各自的機遇與挑戰。
在這一輪美國發起的貿易戰摩擦中,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是主要受益方,占美國進口的份額均有所提高,中國雖然失去了一部分美國市場,但是依靠著自身的產業鏈優勢,在東盟、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份額均有所提高,也受益于當地經濟發展。相反,日韓、歐洲等在這一輪關稅貿易戰中或面臨更大的壓力,高額關稅下,其占美國市場份額面臨下滑壓力,在各類商品份額上也面臨著中國、東盟等地區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