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本面:經濟數據為美聯儲降息提供充分理由
近期公布的美國經濟指標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狀況不容樂觀。8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2.2萬人,遠低于市場預期的7.5萬人;失業率升至4.3%,創下近4年以來的新高。更令市場警覺的是,非農就業數據遭遇了2000年以來的最大幅度下修,過去一年累計下修幅度高達91.1萬人,平均每月少增加近7.6萬個崗位,其中,休閑酒店、商業服務和零售業受到的沖擊尤為嚴重,成為重災區。這一系列數據不僅凸顯出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疲態,更為美聯儲降息提供了最為直接且有力的經濟依據。
除就業市場顯著放緩外,通脹數據的表現也為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提供了支撐。美國8月CPI同比上升2.9%,環比上升0.4%;核心CPI同比上升3.1%、環比上升0.3%,各項數據均基本符合預期。這表明通脹雖未進一步惡化,但仍具有一定黏性,尚未回歸到美聯儲設定的2%的目標水平。值得注意的是,PPI數據已進入通縮區間。此外,美國9月6日當周初申請失業金人數激增至26.3萬人,創下近4年來新高,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
綜合來看,這一系列數據不僅強化了市場對美國經濟下行風險的擔憂,也為美聯儲降息提供了明確的政策依據,進一步鞏固了全球金融市場對于美聯儲全面重啟降息周期以及后續寬松政策路徑的預期。
B 政治因素:前所未有的干預影響貨幣政策環境
與以往會議不同的是,此次議息會議決策背后摻雜著前所未有的政治因素。
8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平臺上發布文件,宣布解除美聯儲理事庫克的職務且立即生效。特朗普這一決定的起因是8月中旬美國住房金融局局長對庫克提出涉嫌抵押貸款欺詐的指控,稱其偽造文件以獲取更優惠的貸款條件。若該指控成立,庫克的行為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這一事件在美國法律與制度層面引發了重大挑戰。美國《1913年聯邦儲備法》規定,總統僅能“在有因由的情況下”罷免美聯儲理事。盡管該法規未明確界定具體的罷免理由,但一般被理解為“效率低下、玩忽職守或瀆職”。此前庫克回應稱拒絕辭職,如此一來,對峙已難以避免。
當地時間9月9日,美國地方法院做出裁決,暫時叫停了特朗普罷免庫克的決定。然而,博弈并未就此停止,特朗普政府已向聯邦上訴法院提出緊急申請,要求立即暫停下級法院的禁令。
特朗普方面強烈希望在9月18日美聯儲利率決議前推動此事落定,此舉無疑為即將到來的政策會議增添了額外的政治與法律方面的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庫克作為美聯儲歷史上首位非裔女性理事,由美國前總統拜登任命,其任期原本至2038年。若她提前離任,特朗普將獲得一個提名美聯儲理事人選的關鍵機會,從而在7人理事會中確立多數席位,這將進一步影響未來美聯儲的利率決策。
近期,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多位美聯儲主席的熱門候選人,如勞倫斯·林賽(Lawrence Lindsey)、凱文·沃什(Kevin Warsh)以及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進行了會談,遴選范圍超出了特朗普此前公開的名單,并且有意從11位候選人中增補1~2位進入最終名單。
與此同時,貝森特積極推動以“有機方式縮減資產負債表”為核心的美聯儲改革,目的在于穩妥削減美聯儲的巨額債券持倉,并減少其對經濟的干預。這些舉措顯示,特朗普政府正在系統性地重塑美聯儲的決策機制與政策框架,這可能會對美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連續性造成深遠影響。
C 政策預期:降息幾成定局但幅度與路徑存變數
在此背景下,市場關注的焦點已不再局限于美聯儲“是否降息”,而是轉向“降息幅度究竟是25個基點還是50個基點”,以及隨之公布的點陣圖對未來利率路徑的暗示。截至9月15日,市場預期高度一致,認為美聯儲9月開啟降息周期幾成定局,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價格甚至顯示,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已悄然升至5%左右。若這一小概率事件最終發生,將被市場解讀為美聯儲對經濟下行風險極為擔憂的強烈“鴿派”信號,可能引發美元急跌、美債收益率大幅下行,以及貴金屬等避險資產價格快速拉升。與此同時,此次會議公布的新點陣圖,將成為評估未來美聯儲降息周期深度的關鍵風向標。
回顧3月與6月的點陣圖,美聯儲內部對于2025年利率的預期已顯著分化:認為“不降息”的官員數量從4人增加至7人,而支持“降息兩次”的陣營則從9人縮減至8人。這表明決策層的立場正朝著“零降息”與“維持兩次降息”兩個極端方向發展。
本次點陣圖很可能因近期就業數據明顯疲軟、通脹有所緩和以及政治壓力加劇等因素而轉向更為“鴿派”的立場。如果點陣圖顯示更多美聯儲官員支持更大幅度的降息或者更快的寬松節奏,將會顯著強化市場對中長期寬松周期的預期,進一步支撐風險資產的價格,并壓制美元走勢。反之,如果點陣圖依舊表現得較為謹慎,那么可能會觸發“鴿派降息、鷹派指引”的復雜信號,導致市場出現短期震蕩。
因此,此次會議不僅涉及利率調整,更是美聯儲應對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政治壓力的策略展示。其點陣圖的分布情況以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后續的表態,極有可能為四季度乃至明年大類資產的走勢奠定基調。
D 資產價格:走勢呈現出顯著的結構性分化特征
在降息預期的影響下,大類資產的價格走勢呈現出顯著的結構性分化特征,不同的降息幅度將引導資產價格步入差異化路徑。如果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預計美元溫和承壓,美債收益率曲線趨于陡峭化,股市獲情緒提振,但上漲空間會受到盈利狀況的限制,工業金屬的表現則相對平穩。而如果出現超預期降息50個基點的情況,那么可能引發美元快速貶值、利率全面下降,工業金屬及股市的上漲動力會增強,同時市場波動率也會抬升。
當前,貴金屬定價已部分反映了降息預期,所以美聯儲利率政策落地時的降息幅度以及傳達出的政策信號至關重要。如果僅降息25個基點,并且未釋放進一步寬松的信號,金價在短期內可能會出現“買預期賣事實”的調整態勢,而白銀由于受工業屬性的影響,回調幅度可能更大。然而,如果點陣圖顯示年內仍存在降息空間,或者鮑威爾的表態偏向“鴿派”,那么金銀價格在整理之后將有望再次開啟上升勢頭。如果直接降息50個基點,金銀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價格拉升,特別是白銀,在投機情緒以及補漲需求的推動下,其價格彈性將更為強勁。
除貨幣政策外,有三類結構性因素正在系統性地提升貴金屬的配置價值:其一,全球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尤其是新興市場央行基于外匯儲備多元化的需求;其二,地緣政治沖突頻繁爆發且呈現長期化趨勢,促使避險需求常態化;其三,全球債務壓力對主權信用造成侵蝕,使得貴金屬的貨幣屬性再度受到重視。這些因素共同為金銀價格提供了長期支撐。
從資產比價的角度來看,當前金銀比處于歷史偏高區間,這使得白銀具備明顯的估值優勢。在降息周期里,白銀往往展現出更強的價格彈性。倘若后續新能源、電子等領域的工業需求有所回暖,白銀有望步入“金融屬性+工業屬性”共同驅動價格上漲的階段。
投資者可留意降息落地后市場的預期差所帶來的交易機會。若金價因“預期兌現”而出現技術性回調,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中長期布局時機。在白銀投資策略方面,可關注金銀比修復過程中產生的波段機會。在貨幣政策轉向與結構性風險并存的當下,貴金屬依舊是現代投資組合中至關重要的配置選擇,它有助于降低投資組合的整體波動水平,并有效對沖尾部風險,對美聯儲降息周期下大類資產的傳統定價邏輯形成了新的沖擊。(作者單位:國信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