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跨境支付機構獲得海外牌照。
全球化跨境支付服務平臺CoGoLinks結行國際近日宣布,其海外主體公司遞交的驗收材料已通過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DFSA)審核,正式在阿聯酋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該項資質允許CoGoLinks結行國際在阿聯酋境內開展支付賬戶運營、支付交易處理及支付工具發行等業務,使其成為首家在阿聯酋獲得正式支付牌照的中國跨境支付平臺。
阿聯酋作為中東地區的金融與貿易核心,是該地區最具活力的經濟體之一。《2024年中東和北非地區電子商務報告》顯示,阿聯酋電商市場規模已突破323億迪拉姆(約合88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突破506億迪拉姆(約合138億美元),五年復合增長率達56%。這一高增長預期是阿聯酋作為“一帶一路”樞紐、全球物流中心和消費力高地的直接映射。同時,阿聯酋還通過自貿區政策將自身打造為外資企業的“免稅天堂”,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企業入駐。
今年,阿聯酋經濟部發布《自由區戰略2030》及《數字經濟戰略2025》,使當地自貿區“零企業所得稅+100%外資控股”的政策優勢進一步強化,成為全球跨境電商和供應鏈企業海外布局的戰略要地,進一步推動了當地跨境支付需求的增長。本次中國跨境支付平臺在阿聯酋的支付牌照落地,將有助于推進阿聯酋的數字化支付普及率再次提升,也使中國支付產業出海的進程再次向前踏進一步。
由于各國法律法規及金融環境均不相同,在各國申請支付牌照的監管標準及流程各異。支付平臺從項目籌備到申請展業往往需要經過較為復雜的程序,且由于海外監管政策、風俗文化與中國存在極大差異,企業在牌照申請階段還面臨多重不確定性因素,一旦在推進籌備的過程中出現理解偏差,往往導致前期投入的時間、成本付諸東流。因此,在海外核心地區申請支付牌照也是檢驗跨境支付平臺綜合實力的“試金石”。
今年以來,包括Payoneer、螞蟻國際、PingPong、尋匯、移卡、新大陸等支付機構對外宣布獲得海外牌照。其中,移卡今年上半年成功獲得了美國MSB(貨幣服務業務)聯邦支付牌照和亞利桑那州MTL(貨幣轉移許可證)州級支付牌照,并獲得日本經濟產業省的正式批準,可在日本開展線上線下掃碼收單業務。今年上半年,PingPong官宣獲得阿聯酋央行的原則性批準,將成為中國境內首家持有阿聯酋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
“從拿牌國家和地區來看,支付機構期望以支付牌照作為切入點,做好跨境貿易與跨境商戶領域各項服務。”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記者表示,中國支付機構積極在海外拿牌,合規確實是其中的重要推動因素之一,牌照資源的獲取意味著能夠在當地合規開展支付業務。在國內支付競爭日趨激烈、疊加跨境支付毛利率優于國內支付等因素,向外拓展并謀求增量市場就成為一些支付機構的現實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