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9日上海舉辦的“硬足金”飾品品鑒沙龍上,世界黃金協會攜手12家頭部零售品牌揭開了行業變革的一角。當全球金價徘徊在歷史高位,消費端呈現明顯分層時,這個曾因“3D”“5G”等概念混戰而陷入認知迷霧的品類,正通過標準化建設與年輕化敘事,重新定義黃金飾品的市場邏輯。活動現場,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CEO王立新接受《中國黃金珠寶》記者采訪,深入剖析了硬足金這一品類在當下市場環境中的崛起路徑、行業標準的重要意義,以及其未來的發展潛力。
標準落地,結束行業 “概念混戰”
硬足金這一品類,在市場上其實早已存在,但此前一直處于“概念混亂”的狀態。王立新指出,硬足金并不是一個全新的品類,在幾年之前就已出現,最初以“3D產品”的形式呈現,大多是空心吊墜或者轉運珠,不過當時技術尚不完善,產品形式較為單一,設計展現度欠佳。后來隨著技術進步,輕量化、款式時尚且質感更佳的硬足金首飾開始大規模涌現。
然而,由于缺乏統一標準,市場上對于硬足金的定義十分混亂。“技術早就成熟了,設計加工能力也不缺,但市場連‘什么是硬足金’都講不清。過去導購解釋‘5D黃金’‘5G黃金’時,自己都心虛。”王立新在采訪中坦言,硬足金標準出臺前,市場充斥模糊概念,零售端始終無法向消費者解釋清楚“足金為何能變硬”——而當導購員說出“3D硬金”“5G工藝”時,換來的往往是消費者困惑的眼神。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世界黃金協會與行業內相關機構深入商討,推動制定硬足金行業標準。經過數年的精心籌備、專家分析、市場論證以及公開征詢意見,《硬足金飾品》行業標準于今年5月正式落地實施。該標準明確規定,硬足金飾品需兼具不低于990‰的純度,以及不低于60HV的維氏硬度。王立新強調,行業標準的出臺意義重大,它為零售商和生產商提供了清晰明確的參照和保障,也極大地有利于消費者教育工作的開展,讓消費者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選擇這一創新品類。
品類崛起,滿足年輕消費新需求
從市場表現來看,硬足金已經成為黃金飾品市場中增長最為迅猛的品類。王立新透露,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零售調研數據,過去三年,硬足金在黃金飾品市場中的占比不斷攀升。
硬足金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關鍵在于其精準滿足了年輕消費群體的多元需求。在設計方面,硬足金憑借獨特的技術優勢,能夠打造出更為豐富多樣、時尚新穎的造型。相較于傳統足金飾品,硬足金飾品在同等重量下,可以做得更顯大,造型更加立體、精致,更符合年輕消費者對于時尚和個性的追求。
在佩戴體驗上,硬足金解決了傳統足金飾品易變形的問題。其較高的硬度使得飾品在日常佩戴中更加耐用,不易出現刮花、變形等情況,滿足了年輕消費者對于每日皆可佩戴的需求。而且,在金價高企的當下,硬足金的輕量化特點讓消費者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擁有設計感十足的足金首飾。2克的硬足金產品能夠展現出6克傳統足金產品的視覺效果,10克的硬足金產品看起來如同20多克,在一定的預算范圍內,硬足金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此外,由于硬足金硬度提高,更適合增加鑲嵌搭配其他材質,大大豐富產品呈現度、時尚度和辨識度。
正是這些優勢,讓硬足金在年輕消費群體中迅速走紅,成為黃金飾品市場的新寵。
同時,世界黃金協會還希望通過數字社交媒體講述硬足金飾品的精神價值——致敬中國出彩不凡的Z世代。在品鑒沙龍現場播放的《活出精彩,硬出不凡》短片中,塑造了堅守信念、百煉成金的黃金女孩形象,從rapper歌手到非遺傳承人,五位真實女性佩戴硬足金飾品講述“硬核”故事。“我們不想大家只看到材質,而是要讓硬足金成為Z世代的生活態度載體。”王立新解釋道。
潛力巨大,出海或成新方向
展望未來,硬足金市場依然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王立新認為,男性市場也有潛力成為硬足金未來的一個新增長點。目前,黃金飾品消費中男性市場的滲透率相對較低,但隨著硬足金產品的不斷創新和推廣,以及市場對男性黃金飾品需求的進一步挖掘和滿足,硬足金在男性市場有望實現較大突破。
此外,王立新透露,硬足金的出海計劃也在穩步推進。王立新表示,硬足金產品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已經引起了國外市場的關注。從技術層面來看,中國的硬足金技術在全球具有競爭力,能夠生產出高品質、設計精美的產品。從市場需求角度,在一些海外市場,消費者對于黃金飾品同樣有著較高的熱情,而硬足金的輕量化、時尚設計等特點,能夠滿足不同地區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未來,世界黃金協會將積極推動硬足金產品走向國際市場,讓中國的硬足金在全球黃金飾品舞臺上綻放光彩。
在全球黃金市場復雜多變的形勢下,硬足金飾品憑借其標準化的規范、對年輕消費需求的精準把握以及廣闊的市場潛力,正成為破局中國金飾消費、引領行業發展的關鍵力量。
(作者:顧筱倩,《中國黃金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