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藺雨葳)6月17日,北京市統計局發布消息顯示,受“五一”假期、“618”促消費提前等因素帶動,全市消費品市場有所好轉。1-5月全市市場總消費額同比增長1.3%,其中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同比激增41%,領跑所有品類。
5月以來,國際金價震蕩上行疊加婚慶旺季需求,消費者對黃金珠寶的購買熱情持續高漲,黃金珠寶類產品由于“硬通貨”屬性備受追捧。周大福、老鳳祥等品牌門店反映,古法金、3D硬金等工藝飾品銷量有明顯增長,年輕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設計感強的金飾,如轉運珠、國潮聯名款等。以古法黃金工藝破局傳統珠寶行業的老鋪黃金,其北京SKP門店曾在今年年初引發排隊8小時的“搶購潮”,至今依舊熱度不減。
一向以線下消費為主的黃金珠寶行業,也在發力線上生意。周生生、潮宏基等諸多品牌都在線上推出了小克重產品,這類產品往往采用5D硬金技術,只需1-2克黃金就可以制作出精美的飾品;老鋪黃金也在今年推出了多個線上專款吸引不少消費者。
當下,中國市場的黃金珠寶消費呈現兩大新興特點,一方面黃金工藝改進與“悅己”消費趨勢興起,使得黃金首飾年輕化趨勢愈發明顯,年輕消費者更愿意為審美支付高溢價;另一方面數字傳播能力大幅提升,整合營銷方式觸達客戶群體的效果更為明顯。
除了在產品和工藝方面的創新,時尚類消費品牌也在不斷推出新場景,“體驗型消費”成為新趨勢。不論是快時尚品牌還是奢侈品集團,都在不斷升級線下門店,路易威登、迪奧和愛馬仕即將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開設獨棟旗艦店;5月22日,H&M位于悠唐購物中心的門店正式重裝亮相,新店面積超過1500平方米,原有的封閉式墻體升級為落地展示櫥窗,視野更為開闊。提供“情緒價值”成了品牌線下開店的核心思路之一。可見,北京消費市場正從“性價比”向“質價比”轉變,消費者更注重與商品、品牌之間的情感鏈接,愈發多元化、場景化的時尚消費正在成為北京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