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銀價飆升。現貨白銀價格于2025年7月初超過36美元/盎司,7月5日觸及36.91美元/盎司,連續六個交易日上漲,創近13年來新高,年內累計漲幅達36%,顯著優于現貨黃金同期25%的漲幅。
在此背景下,多家銀行陸續上線銀條、銀元寶等投資理財產品。某國有銀行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銀條之類投資產品今年以來有所上漲,但部分白銀實物產品工費較高,投資者須謹慎考慮。
業內人士指出,中長期來看,銀價仍或處于上升趨勢,但空間或有限,投資者若配置白銀應加強風險把控能力。一方面,應建立科學的倉位控制體系,總倉位不宜超過資產總額的20%;另一方面,建議采用“啞鈴策略”,通過配置部分國債來平衡白銀投資風險。
價格上漲
今年以來,白銀實物投資熱潮涌動。一位貴金屬行業從業者表示,目前回收價同比上漲30%,實物回收價達7.1元/克(約合33美元/盎司)。
國信期貨首席分析師顧馮達告訴記者,期貨市場上,COMEX白銀期貨自6月5日突破36美元關鍵阻力位,18日一度沖高至37.435美元,同期滬銀主力合約同步沖高至9075元/千克的歷史峰值。實物投資領域,據媒體報道,投資銀條、銀元寶等產品銷量同比激增40%以上,零售端購銀熱情高漲。衍生品方面,白銀ETF持倉量持續攀升,機構資金加速流入。
就銀價飆升的原因,顧馮達表示,本輪白銀強勢上漲由多重結構性因素驅動。首先,地緣政治風險激化避險需求,美國特朗普政府關稅升級觸發全球貿易摩擦,疊加中東及俄烏沖突反復推升資金涌入貴金屬。其次,工業端剛性需求形成強支撐,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突破600GW(國際能源署數據),光伏銀漿用銀量隨產業擴張持續攀升。最后,金銀比估值修復邏輯發力,當前90附近的水平仍顯著高于60—80的歷史均值區間,吸引資金從黃金轉向白銀洼地。更關鍵的是新增政策變量: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4日簽署的“大而美”法案埋下長期風險——十年4萬億美元減稅疊加1.5萬億美元支出削減,將導致美國財政赤字擴大至3.6萬億美元,遠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戒線。IMF警告該法案將推高美國財政赤字率至GDP的8.8%,主權債務風險激增,美元信用或進一步削弱,使金銀的戰略配置需求根本性抬升。
尊彩黃金研究院院長吳龍告訴記者,此輪銀價上漲,一方面是因為金融屬性與避險需求共振。美聯儲因就業疲軟強化降息預期,今年9月降息概率達94%,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至4.35%,實際利率下行降低白銀持有成本。同時,地緣政治風險推升波動率指數(VIX),資金加速涌入避險。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投資行為推波助瀾。”吳龍表示,今年以來,機構與散戶同步增持。全球白銀ETF持倉量記錄顯示,2025年6月23日峰值為14950.99噸(約合4.8億盎司),7月3日持倉降至14868.74噸,但仍處高位。
嚴控倉位
銀價未來走勢如何?顧馮達表示,短期走勢面臨雙向波動壓力,需警惕兩大回調風險:一是全球貿易摩擦若現緩和信號,可能削弱避險溢價;二是美聯儲6月點陣圖顯示,若經濟數據超預期或推遲寬松時點,將壓制無息資產估值,銀價關鍵支撐位或下移至36.5美元/盎司。但中長期上行趨勢未改:光伏產業擴張令2025年白銀供應缺口擴大至1.17億盎司(世界白銀協會),形成基本面托底;“大而美”法案引發的債務貨幣化預期持續侵蝕美元信用,催化去美元化配置需求;技術面若突破37美元/盎司后,上行目標或指向38美元/盎司—40美元/盎司區間。
目前,白銀投資應注意哪些方面?顧馮達表示:“當前白銀投資熱潮下,投資者可采取多元化配置工具:實物資產如投資銀條、銀元寶,直接持有抗信用風險資產,但需承擔保管成本;金融衍生品如白銀ETF流動性高、期貨合約杠桿放大收益但風險陡增;間接投資渠道如白銀礦企股票或貴金屬主題基金。規避風險可以聚焦三個策略:一是分散持倉,結合黃金及其他資產控制單一品種敞口;二是技術防御,短期緊盯35.5美元/盎司—36美元/盎司附近的關鍵支撐區間,跌破則嚴格止損,避免盲目追漲;三是動態跟蹤宏觀信號,包括中東局勢突變、美聯儲政策轉向、光伏裝機增速放緩等潛在風險點。操作上可逢低布局多單,或買入看漲期權對沖波動。”
吳龍指出,首先,實物白銀配置是穩健首選。實物投資包括銀條銀幣及銀行積存業務,消費端需求激增驅動市場活躍。銀條銀幣方面,2025年投資銀條銷量同比上升40%,500克以上大規格產品在核心城市熱銷;實物積存業務由多家銀行提供,支持1克起投增強流動性,但需關注0.5%—1.2%工費成本對收益率的影響,此類配置強調保值屬性,適合低風險偏好投資者。其次,金融衍生品配置應捕捉價格彈性,白銀ETF與期貨杠桿提供了高流動性投資選項。其中,期貨杠桿以COMEX白銀合約為代表,適合專業投資者對沖波動,但須防范展期損耗風險。
在規避風險方面,吳龍表示,應嚴格倉位管理機制。投資白銀需建立科學的倉位控制體系,單筆交易風險敞口應控制在本金3%以內,總倉位不宜超過資產總額的20%。針對杠桿交易,需預設5%價格回撤的追蹤止損機制,及時平倉規避市場劇烈波動風險。當前白銀波動率達黃金的1.5倍,更需嚴守倉位紀律。
吳龍進一步表示:“建議采用‘啞鈴策略’,可配置20%—40%國債或鉑金等避險資產,平衡白銀投資風險。同時,密切監控COMEX庫存變化,通過多維度風控措施,在把握綠色轉型紅利的同時有效規避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