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美元!國際金價又創新高了!怎么回事?
9月2日,黃金價格再次破紀錄,站上3500美元(/盎司)大關,白銀也跟著起跳,2011年以來第一次重回40美元(/盎司)。今年啊,黃金是經歷了一個過山車的行情,雖然有起有落,但整體累計漲幅還是超過了30%,白銀更是大漲超40%。過去三年,這兩種貴金屬是炙手可熱啊,都漲了不止一倍。
其實從4月末開始,市場對于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和地緣政治局勢的不確定性擔憂暫時緩和,金價回調了一些,開始了四個月的高位震蕩。那么,為什么盤整了這么久的黃金市場,突然又“爆發”了?
首先,最直接的推動力就是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來看這幾組信號:8月份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不及預期,失業率也有所上升,再加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全球央行年會上的“鴿派”表態,都讓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大幅升溫。現在市場預測,有超過85%的可能,9月要降息25個基點!來看一下歷史平均數據,在美聯儲開始降息后的60天內,金價平均上漲6%!有些周期漲幅甚至能達到14%。這個預期本身就為金價提供了強勁支撐。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美元走弱、美債規模創新高、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還有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也都在推動這一輪金價的上漲。
不過,短期來看,金價也并不是一定會繼續高歌猛進。如果接下來美國經濟數據好轉,比如非農或通脹超預期反彈,可能會暫時壓制美聯儲的降息節奏,金價也可能出現一定程度回調。但有分析認為,由于有主要經濟體央行購金等買盤支撐,回調幅度預計不會太大,可能在10%以內。
那么問題來了,這輪黃金的牛市還能持續嗎?
不少機構仍然持樂觀態度。比如大摩,直接把今年第四季度的黃金目標價定在3800美元,并且認為存在超預期上漲的可能。
還有分析說,在全球經濟可能放緩甚至出現滯脹風險的背景下,黃金作為終極避險資產,它的作用正在重新凸顯!尤其是現在全球債券市場波動加大、美元信用面臨挑戰,黃金因為不依賴任何國家信用、供應有限的特點,成為資產配置中理想的多元化工具。
接下來,讓我們把視線放得更長遠一些:美國財政赤字上升和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還在,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質疑美元資產的可靠性,這些都可能會促使投資者繼續轉向黃金。如果說黃金之前更多被看作抗通脹工具,那么現在它的避險屬性、安全屬性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總結起來,金價的這一輪上漲,是貨幣政策預期、避險情緒、結構性購金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雖然黃金價格短期可能存在波動,但中長期來看,黃金依然處于一個有利的位置,難怪不少分析師都認為,尋求美元以外更加安全的金融資產,黃金是理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