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9月4日電(崔凱)美聯儲最新發布的《褐皮書》(覆蓋周期至2025年8月)描繪了一幅復雜且分化的美國經濟圖景。報告顯示,盡管部分領域展現技術驅動的增長潛力,但多數地區經濟活動陷入停滯甚至收縮,消費者支出疲軟、企業成本攀升及政策不確定性構成當前經濟的主要挑戰。
消費動能顯著減弱,家庭預算持續承壓
報告顯示,全美范圍內消費者支出普遍呈現疲弱態勢。受生活成本增速超過收入漲幅的影響,家庭在保險、公用事業等剛性支出上的負擔加重,擠壓了可選消費空間。為應對需求下滑,零售業和旅游業廣泛采取打折促銷策略,尤其在價格敏感型商品領域競爭加劇。值得注意的是,國際游客數量減少進一步拖累旅游相關產業復蘇步伐。
制造業轉型應對雙重夾擊
面對關稅引發的原材料成本飆升和全球供應鏈重構壓力,制造業正經歷深刻變革。多地企業加速向本地化采購轉型,并加大自動化設備投入以降低人力成本。其中,人工智能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成為亮點——費城、克利夫蘭和芝加哥等地的數據中心建設需求激增,帶動相關硬件制造擴張。然而,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仍導致部分企業暫緩資本開支決策。
勞動力市場現結構性矛盾
就業市場呈現微妙平衡:11個地區就業水平基本穩定,僅個別區域出現輕微下滑。企業在需求疲軟環境下傾向于推遲招聘,轉而通過自然減員和技術替代優化人力配置。值得關注的是,移民數量銳減對建筑等行業造成沖擊,紐約、圣路易斯等移民集中區域的勞動力短缺尤為明顯。雖然半數地區報告薪資溫和增長,但仍有企業擔憂薪酬增速難以追上通脹水平。
區域經濟表現顯著分化
各聯邦儲備轄區呈現出多樣化的經濟面貌:波士頓依托AI產業發展實現小幅擴張;亞特蘭大地區雖經濟輕微收縮,但能源板塊表現活躍;達拉斯憑借耐用品訂單反彈帶動制造業回暖。相比之下,明尼阿波利斯和舊金山等地則面臨制造業與農業同步走弱的壓力。商業地產市場同樣冷熱不均,優質辦公空間和倉儲設施需求堅挺,但普通零售物業空置率持續攀升。
物價上漲預期強化
約十分之九的地區報告物價呈溫和至適度上漲,其中兩個地區遭遇輸入性成本暴漲遠超終端售價漲幅的情況。關稅效應在木材、金屬等基礎建材領域尤為明顯,迫使建筑承包商重新評估項目可行性。多數企業預計未來數月將繼續上調產品價格,反映出成本傳導機制仍在發揮作用。
政策博弈進入關鍵期
本次褐皮書凸顯出美國經濟在擴張后期面臨的多重掣肘:高利率環境抑制住房市場活力,財政政策不確定性擾亂企業投資計劃,地緣政治風險推升貿易成本。美聯儲決策者將面臨棘手的政策權衡——既要防止經濟滑入衰退,又需遏制頑固的高通脹。市場普遍關注下周議息會議是否會釋放轉向鴿派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