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公司財報披露季正式收官,山東省上市公司成績單揭曉:上半年,309家A股山東企業合計營收超14800億元,其中258家盈利;67家港股山東企業營收超7500億元,其中49家盈利。
從細分領域來看,山東省在AI算力、綠色能源與算力融合、高端新材料、生命科學數智化、低空經濟等賽道快速崛起,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山東高速集團是山東省基礎設施領域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2023年以來,山東高速集團以交通基礎設施投資運營為主體,以工程建設和產融結合為支撐,積極布局新能源、智慧交通、算力基礎設施等前沿領域,旗下上市公司山高控股通過控股山高新能源和戰略持股世紀互聯,構建了“綠電+算力”的生態閉環,成為中國電算一體化的龍頭企業。
2025年上半年,山高控股“綠電+算力”雙輪驅動的協同效應開始加速釋放。財報數據顯示,山高控股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5.03億元,其中來自新興產業的收入占比96%;凈利潤4.76億元人民幣,同比暴增506%;資產結構方面,山高控股總資產規模達675.31億元,其中新興產業資產規模約519.76億元,占總資產規模的76.97%。
山高控股的成功并非孤例。在AI算力領域,中際旭創成長為全球光模塊的龍頭,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9.95億元,同比增69.40%;在生命科學數智化領域,海爾生物積極卡位和突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43億元。
據了解,山東企業在新賽道上的強勢崛起,離不開“耐心資本”的戰略支撐。以山高控股為例,2021年6月,在山東高速集團戰略指導下,山高控股啟動轉型,邁向產業投資新階段;2022年,以46.85億港元控股山高新能源,快速切入綠色能源賽道;2023年底,以2.99億美元戰略投資中國老牌IDC企業世紀互聯,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鎖定數字新基建核心載體;2024年,山高控股又主導落地了烏蘭察布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勇堅認為,山高控股的案例表明耐心資本的“耐心”不僅是簡單的資金停留,還是基于長期主義的科學管理和合理布局,與創新企業建立“發展共同體”,唯有如此,才能在產業革新的浪潮中培育更多的領軍企業。
在新賽道快速崛起的同時,山東省的優勢產業也通過技術改造和模式創新,鞏固和擴大自身優勢。
據了解,山東是化工大省。2025年上半年,化工行業雖然仍受周期所困,但萬華化學通過技術革新,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實現營收909.01億元,凈利潤61.23億元。此外,華魯恒升、魯西化工、齊翔騰達等企業上半年營收也超過百億。
耐用消費品行業的海爾智家通過明星爆品及多品牌協同,全球市場多元化與本土化布局,取得了亮眼成績:實現營收1564.9億元,同比增長10.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0.3億元,同比增長15.6%。
機械制造行業的濰柴動力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下,仍然在上半年創造了56.43億元的歸母凈利潤。除此之外,鋼鐵、醫藥、紡織等行業相關企業也表現優異。
分析人士指出,山東上市公司的發展歷程,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