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高企之際,“痛金”正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流行。這種把動漫、游戲等二次元IP與黃金飾品結合的產品,被不少人視為比普通谷子(二次元徽章、卡片等周邊)更保值的消費選擇。今年以來,“痛金”不僅成為社交平臺的熱門話題,也被珠寶商視作新的增長點。
“痛金”的流行,與當下年輕群體的消費觀念密切相關。機構認為,各代際支出中均呈現出“悅己化”特征。在這一趨勢推動下,小克重、IP化、具備社交屬性的黃金飾品更受青睞。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痛金”產品的溢價幅度普遍偏高,部分單品每克售價遠超常規金飾。業內分析人士提醒,從保值增值的角度看,購買標準金條、金幣或通過期貨投資,才是更為理性的選擇。
● 本報記者葛瑤
黃金遇上二次元
在北京一家周大福專柜前,33歲的李明正仔細端詳著一款《黑神話:悟空》聯名轉運珠。這款重約3克的黃金飾品,雕刻著游戲中標志性的金箍棒圖案,售價6600元,折合約2200元/克,比當日首飾金價格高出近一倍。
“確實不便宜。”李明最終還是刷了卡,“但玩了這么多年游戲,終于有一款國產大作讓我這么激動,就想著買個紀念品。”
與黑悟空系列一同陳列著的,還有足金材質的IP形象Chiikawa飾品。無獨有偶,老廟黃金與《天官賜福》的聯名足金產品在線上已經售罄。這些都是當下年輕人熱議的“痛金”——把動漫、游戲等二次元IP與黃金飾品結合的產品。這個由“痛車”“痛包”衍生而來的概念,如今已成為珠寶行業的熱門標簽。
今年以來,隨著滬金期貨價格持續走高,黃金飾品的零售價格明顯上浮。9月5日,滬金主力期貨合約價格報收815.6元/克,而多家品牌金飾零售價達到了1059元/克。中國證券報記者測算發現,IP聯名金飾的溢價更為顯著。以周大福Chiikawa聯名轉運珠吊墜為例,售價2180元,重量0.88克,折合約2477元/克;潮宏基三麗鷗布丁狗聯名掛墜售價810元(0.45克),折合1800元/克;周生生DIMOO轉運珠售價2447元(約1.3克),折合1882元/克。
小克重的“痛金”溢價則更高。老鳳祥推出的圣斗士星矢聯名金卡套裝重僅0.13克,售價2699元,每克價格超過兩萬元。
“看到價格時確實心疼,但這是我喜歡的角色。”此前購入周大福與《崩壞:星穹鐵道》聯名金票的張女士告訴記者,“普通的谷子買入后會貶值,但黃金不會,這讓我覺得安心一些。”
類似的消費心態在年輕群體中并不少見。在社交平臺上,“痛金”話題下已有超過兩萬條討論,瀏覽量接近300萬。分享購買經歷的多為90后和00后,他們普遍表示“為IP買單”、“為童年買單”。
“年輕消費者對黃金的認知確實不同。”一位珠寶銷售人員說,“過去消費者購金往往是出于婚嫁或投資考慮,而現在年輕人可能更在意黃金承載的情緒價值。”
情緒消費的黃金外衣
要理解“痛金”大火現象,首先需要將其置于更廣闊的IP經濟背景下考察。
從IP角度來看,痛金本質上是IP周邊產品,只是載體從塑料、布料換成了黃金。IP周邊的商業邏輯一直都是低成本、高溢價,通過粉絲經濟實現價值變現。
這一邏輯在其他品類已被反復驗證。以泡泡瑪特為例,原材料成本不高的搪膠盲盒售價69元,公司毛利率超過60%;在谷子市場中,熱門IP的徽章或者小卡價格也多在幾十元上下。
“傳統IP周邊的材質決定了它們難以保值。”一位私募資深消費行業研究員表示,“但以黃金作為載體,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缺陷,讓消費者覺得即使為IP買單,也不會完全打水漂。”
“痛金”的流行,也與年輕消費群體的觀念轉變密切相關。招商證券研報顯示,從70后到00后,消費重心逐步由家庭轉向個人,各代際支出中均呈現“悅己化”特征。70后在經濟積累后傾向補償性消費;80后受房貸和育兒壓力約束;90后消費增長潛力更強,已成為潮玩、寵物等新消費賽道的主力軍。隨著這一群體逐漸壯大,消費品被要求同時承載情緒、社交和資產價值。
復旦發展研究院的一份研究同樣表明,青年消費者主體意識不斷增強,更愿意為興趣和快樂付費。他們的偏好帶動了“二次元經濟”、文玩手串和潮玩盲盒等高消費品類的興起。這類支出并非單純揮霍,而是相較日常開銷更大額、帶有情緒屬性的消費。
然而,當視角從IP周邊轉向黃金投資時,“痛金”的邏輯就顯得不那么可靠。
當前“痛金”平均售價在1800元/克-2000元/克區間,定價遠高于每克千元左右的普通金飾價格。這意味著消費者為相同重量的黃金支付了成倍的價格。
“從貴金屬投資的角度看,這種溢價很難被接受。”一家期貨公司貴金屬分析師表示,“如果單純從保值增值的目的出發,購買標準金條、金幣或者進行期貨投資是更理性的選擇。”
更重要的是,“痛金”在流通性上存在天然劣勢。盡管在二手市場上,一些限量版金質手辦以高價掛出,但實際成交寥寥。在圈層之外,與標準化的投資金條不同,這類帶有IP元素的飾品回收時往往只能按金價計價,IP附加值難以兌現。
趨勢還是泡沫
面對“痛金”市場的火熱表現,業內對其可持續性的看法并不一致。
樂觀派認為,IP與黃金的結合代表了傳統珠寶行業的創新方向。“年輕消費者正在成為黃金市場的主力軍,他們的消費習慣必然會推動產品形態的變化。”上述資深消費研究員表示,“關鍵是要找到IP價值與黃金價值的合理平衡點。”
數據似乎也支持這一觀點。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隨著金價飆升,近年來,中國金飾需求(噸數)持續走弱。但從金飾需求總值來看,消費者的金飾預算逐年走高。部分原因在于,金飾行業銳意創新,新穎設計不斷吸引年輕消費者,滿足其情感訴求。相關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中國消費者的金飾支出達到840億元,環比增長29%。
老鳳祥在2025年中報里同樣表示,輕克重、設計感強、附加值高的首飾產品仍然受青睞,這類產品使得商家盈利情況較好。
然而,質疑的聲音同樣不容忽視。上述貴金屬分析師認為,“IP的生命周期有長有短,許多熱門IP可能在幾年后就不再受關注,而黃金作為投資品,更多人關注的是其長期保值功能,兩者的時間維度存在錯配。”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隨著市場的成熟和消費者理性程度的提升,“痛金”產品的溢價空間可能會逐步收窄。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如何在“痛金”消費中保持理性,成為一個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價值本身,IP價值是有邊界的,不可能無限制地推高產品價格。”前述資深消費研究員表示。
金飾需求將呈分化趨勢
從期貨市場表現來看,黃金價格在經歷了前兩年的大幅上漲后,今年以來走勢相對平穩。截至9月5日,滬金主力期貨合約價格報收815.6元/克;國際方面,截至北京時間17:47,COMEX黃金期貨價格報3605.5美元/盎司。
申萬宏源研究全球資產配置與債券首席分析師金倩婧認為,近期金價上行主要由于多項宏觀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方面,美聯儲獨立性受到挑戰,引發市場對政策風險的擔憂;另一方面,歐洲財政赤字問題推高了全球投資者對歐美長期國債的避險壓力,部分央行和主權基金轉而增配黃金。同時,美國非農數據的預期走弱,也強化了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押注。
展望未來,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溫的背景下,黃金保值功能仍是投資者關注焦點。金倩婧認為,短期內,降息預期仍將對金價形成支撐,而一旦降息落地,市場可能轉向關注美國經濟基本面的反饋。如果2025年9月美聯儲啟動“預防式降息”,短端美債利率或已提前下行,降息落地后,長端利率反而可能因財政擴張和經濟韌性而重新走高,對金價造成階段性擾動。但長遠來看,全球央行購金趨勢仍將持續,從而支持黃金長期戰略配置價值。
在消費層面,黃金珠寶需求也在分層演化。中信證券研究部美妝、商業行業首席分析師徐曉芳預計,2025年全年中國黃金首飾銷售額將保持正增長。徐曉芳認為,行業呈現“金字塔”格局:大眾黃金珠寶以材質驅動,強調性價比,是消費基盤;高端黃金珠寶則依靠設計創新,主打文化認同和品牌溢價;奢侈品黃金珠寶則更強調社交文化屬性,成為身份符號與社交貨幣,匹配高凈值人群的收藏與展示需求。渠道上,線上銷售正滿足年輕人“時尚化、輕量化、IP化、低門檻”的消費特點,同時幫助品牌突破地域限制,觸達線下薄弱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