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8日于福建廈門開幕的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簡稱“投洽會”)上,“投資中國”“雙向投資”“開放合作”等關鍵詞頻頻出現,中外企業共同探討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的新空間。
投資中國,深耕中國
“德國基因為中國醫療生態注入了標準化和精準度,中國生態為我們的技術賦予了落地的新場景和加速度,這種融合不是簡單的1+1,而是產生了1+1>2的放大效果。”9月8日,德國費森尤斯醫療中國區總裁陳玉剛在投洽會“投資中國—選擇經開”國家級經開區招商引資對接推介活動上發言時表示。
費森尤斯集團成立于1912年,是全球領先的醫療保健公司。早在2007年,費森尤斯就在江蘇常熟投資建設了中國首個、也是亞太地區最大規模的生產線,后來還在上海建立了獨立研發中心,并推動透析治療的國際合作。
越來越多的外企不斷調整合作方式,投資中國、深耕中國。韓國貿易協會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樸善景9月8日在“投資中國—選擇經開”國家級經開區招商引資對接推介活動上分享了韓國企業投資中國的變化:37%的韓國企業已經意識到需要采取戰略改變以應對中國商業環境的變化;許多韓國企業正在尋求戰略性本地調整,并建立更多合作伙伴關系。
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作為以雙向投資促進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本屆投洽會吸引了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11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團報名參會,51個國家和地區設展。塞爾維亞、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泰國等設立了國家館。
英國是本屆投洽會的主賓國。“我們有400平方米的國家館,有100多家企業參與到展覽中,這也是投洽會歷史上英國最大的一次參與。”英國駐華貿易使節倪樂思9月6日在投洽會新聞發布會上說。
據悉,包括中英系列投資交流活動、民營企業與全球500強高管對話、優質上市公司路演等在內的70多場投資專題活動和100多場專題路演將在投洽會上接連上演,進一步放大“投資中國”的吸引力。
對外投資指數處于較高活躍水平
中國現在既是吸引外資的大國,也是對外投資的大國。在9月8日的投洽會對外投資專題發布會上,商務部組織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等七家商會首次發布中國對外投資活躍度指數。
數據顯示,1至6月,我國企業對外投資指數為142,處于高度活躍水平。其中,意愿指數為149,高度活躍;實際指數為137,較高活躍。6月當月,我國企業對外投資指數為140,處于高度活躍水平,同比上漲5.3%。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投洽會上關于對外投資的活動較往年有明顯增加,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國際投資合作交流活動、“投資英國”等一系列雙邊投資推介會。商務部還在投洽會上發布了中國對外投資的“路線圖”,包括《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境外中資企業商(協)會最佳實踐》《中資企業國別發展報告》《RCEP國家貿易信用環境分析報告》《中國對外承包工程發展報告》等。
中國在2024年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達到1922億美元,規模保持世界前列,連續九年占全球份額超過一成。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司長張力9月8日在對外投資專題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健全對外投資管理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海外綜合服務平臺,推動對外投資合作的高質量發展。”
搭建多方合作大舞臺
福建著力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在本屆投洽會上,有77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確認參展參會,投洽會發揮著促進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多/雙邊經貿合作的功能。
在展覽展示上,投洽會進一步豐富了共建“一帶一路”元素。比如,絲路海運專區重點展示“絲路海運”品牌建設成果和聯盟成員風采;中印尼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的印尼巴塘工業園區管委會集中展示園區重點項目和建設成果。
在活動設置上,投洽會期間將舉辦多場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對接交流活動,包括“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海絲中央法務區論壇、“絲路投資”園區開發對接會等,以拓展多領域交流合作。
“本屆投洽會持續深度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搭好橋梁、拉緊紐帶,物暢其流、人暢其行,全方位助力擴大多/雙邊經貿務實合作。”福建省副省長王金福此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當前,國際經貿環境面臨諸多不確定性,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成為各界共同期待。“投洽會對促進中阿兩國經貿往來具有重要作用。希望看到更多中國企業將項目帶到阿塞拜疆,也希望阿塞拜疆企業用好投洽會平臺,抓住這一重要機會。”阿塞拜疆副總理穆斯塔法耶夫9月8日在開館儀式上致辭時表示。
本屆投洽會釋放出開放、包容、共享、共贏等積極信號,將為共促全球發展注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