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巨頭們在脫碳領域的探索,正在讓他們與中國鋼廠以及更多中國企業的關系,悄然發生變化。
全球第四大礦山企業福德士河(Fortescue)多位高管9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20年,中國仍是公司礦石銷售的單一最大市場,但同時也將是重要的采購來源,公司將會擴大在中國的采購。
與福德士河一樣,如今的全球礦山巨頭在中國已經不僅在做傳統的銷售商,還在做采購商,他們在碳減排領域的巨額投資,也在給中國的設備企業提供更多機會。
鋼鐵礦業作為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實現低碳發展,在脫碳過程中,福德士河可以說是相對激進的一個,公司制定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鐵礦石陸地運營(范圍1和2)的零排放,再到2040年實現范圍3的凈零排放,這一目標領先于同行至少10年。
“早在2022年我們就宣布要在脫碳領域投資62億美元,目前已花費8億美元,建成了460公里的綠色輸電網和100兆瓦的發電設施,190兆瓦的發電設施也完成了30%的施工量。”福德士河集團首席財務官梁婉心告訴記者,2026財年,公司計劃再投入9到12億美元脫碳資本支出,這些資金會用于已經驗證比較成熟的技術投資,還包括發電設施,儲能設施以及綠色車隊。
福德士河集團業務增長及能源業務首席執行官葛司(Gus Pichot)對記者指出,在重工業,實現采礦設備的脫碳是一個重要領域,而中國在采礦脫碳的進程中將會扮演重要角色,因為中國在新能源及新技術發展方面的速度非常快,而且規模非常大。
去年年底,福德士河就與徐工集團簽署零排放采礦設備供應合同,到2030年,徐工集團將為福德士河位于皮爾巴拉地區的采礦運營供應100多臺零排放重型移動設備,包括充電式電動輪式裝載機、輪式推土機、灑水車、平板牽引車和平地機。這一合同的潛在價值超4億美元,是徐工集團與中國境外企業簽訂的最大礦山設備訂單。
葛司對記者介紹,公司與徐工集團的合作不只是采購設備本身,同時也參與技術研發,這些設備將在其生命周期內為福德士河的鐵礦石運營減少數百萬升化石燃料的消耗,首批設備預計在2026年投入使用。
“未來我們會加大在中國的采購,因為中國的設備不僅有價格和交貨時間優勢,在技術創新方面也已非常強大,”梁婉心告訴記者,未來在中國采購的方向側重兩個方面,一是類似從徐工采購的綠色采礦設備,二是綠色電力設備,比如從中國的能源設備制造商采購發電設備,包括太陽能、風能以及儲能設施的生產企業。
據記者了解,目前中國的車輛和設備已經出現在越來越多海外礦山的生產基地。比如在另一大礦山巨頭力拓與中方企業合作的幾內亞西芒杜礦山項目上,徐工集團就中標成套核心礦山開采設備,包括數十臺230噸礦用卡車、350馬力及550馬力大型礦用平地機,合同總金額近8億元。力拓還將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在蒙古國奧尤陶勒蓋銅礦開展純電換電礦卡技術應用試點項目。
必和必拓近年來也在加大在華采購,并在中國成立采購中心,在華的采購內容涵蓋礦山營地房、散料裝卸機械、與組裝鋼結構等基建設施設備,以及氯酸鈉、小粒焦、工程輪胎等關鍵消耗品。
“中國不僅是福德士河鐵礦石業務的主要市場,我們在追求脫碳目標的過程中,也看到了與中國在綠色能源轉型方面開展合作的巨大機遇。”福德士河集團金屬業務及運營首席執行官狄諾(Dino Otranto)說。
除了加大在中國的采購,福德士河還與中國寶武集團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利用福德士河的鐵礦石和綠氫資源,共同探索低碳煉鐵技術,并在鐵礦石選礦研發以及可再生能源和綠氫等領域開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