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烏克蘭對俄羅斯鐵路交通和關鍵能源設施發起特別作戰行動,打擊目標瞄準俄軍能源、武器彈藥生產設施以及運輸補給關鍵線路。分析認為,在俄烏戰場進入消耗戰階段,烏軍戰略轉向破壞俄羅斯后勤生命線,對俄軍事經濟能力構成一定挑戰。
“打后勤、打能源、打軍工”
據新華社報道,烏國防部情報總局和烏特種部隊13日和14日對俄鐵路交通發起特別作戰行動。其中,烏方13日對俄奧廖爾州至庫爾斯克州的鐵路交通發起行動,造成兩名俄國民近衛軍人員死亡,另有一人雙腿被炸斷,俄方消息則稱,目前已造成3人喪生。14日凌晨,圣彼得堡至普斯科夫的鐵路線也發生爆炸,爆炸導致一列火車機車脫軌,15節油罐車被毀。另據俄羅斯鐵路公司消息,爆炸事件造成10余列長途列車延誤。
據悉,這兩處鐵路線是俄軍向烏哈爾科夫州和蘇梅州俄軍運輸補給的關鍵線路,線路受損將使俄軍后勤保障面臨困難,進而嚴重影響其作戰能力。
除了運輸網絡,烏克蘭無人系統部隊和特種部隊14日凌晨還對列寧格勒州的基里希煉油廠發動襲擊。基里希煉油廠是俄羅斯最大煉油廠之一,該煉油廠可提煉80余種石油產品,包括車用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油等,用于滿足俄羅斯武裝部隊的需求。烏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稱,基里希煉油廠隨后發生爆炸并起火,襲擊情況正在核實中。
上海社科院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副研究員孫祁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前階段的俄烏局勢呈現出高強度消耗戰、縱深打擊常態化、無人化與電子戰相互博弈三條主線并行的特征。烏軍在總體兵力與彈藥相對受限的條件下,以遠程無人機與有限制導彈藥對俄關鍵設施實施系統性打擊,試圖以“打后勤、打能源、打軍工”的方式降低俄方戰斗力,并打亂前線作戰節奏。“此次俄境內鐵路被炸可以被看作雙方在電子戰領域交鋒持續升級,打縱深、掐補給成為影響戰場節奏的重要變量。”
在孫祁看來,烏對俄鐵路與能源基礎設施的打擊具有清晰的戰役與戰略意圖。在戰役層面,鐵路是俄軍彈藥、燃油運輸的“骨架”,破壞關鍵區段會立刻造成運輸擁堵,直接干擾前線補給的時效性與連續性,從而打亂作戰計劃。從戰略層面看,對煉油廠、油庫與成品油物流樞紐的持續打擊,將會增加俄軍燃料調撥成本,拉長修復與再供給周期。同時,迫使俄軍將更多戰斗力部署在防空、反無人機等領域,從而稀釋前線兵力。此外,這類打擊也承擔心理威懾功能,通過在俄后方制造不確定性,動搖前線軍心。
俄軍事經濟能力有韌性也有短板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稱,烏國防軍正系統地努力削弱俄軍事經濟能力。孫祁表示,評估俄軍事經濟能力如何既要看到韌性,也要看到短板。就韌性而言,俄羅斯總體工業產出與財政表現出了持續的抗壓能力,傳統軍工產能顯著提升,鐵路與工程搶修體系也具備較強的應急修復能力與調度彈性。這意味著單點或短時的基礎設施打擊僅僅造成區域性的影響,不會引發系統性崩潰。
短板則集中在高端技術環節,包括精密電子、發動機等核心裝置與關鍵備件替換周期。烏方打擊會造成一定影響:鐵路受損會在數日至數周內對某些線路的補給造成顯著干擾,尤其在高峰攻勢期放大了前線供給的不穩定性;煉油與能源核心設施受損,恢復期可能長達數周乃至數月,若多點受損還會壓縮成品油供應彈性,造成油價波動。
目前來看,俄羅斯軍事經濟仍具備一定的韌性,但烏方縱深打擊能夠有效抬升其作戰與防護成本,降低局部進攻強度并為烏方在個別方向創造戰機。專家認為,未來戰局將取決于雙方的消耗能力,烏克蘭以“切血管”的方式打擊俄羅斯的后勤生命線意味著瞄準了持久作戰目標,而持久戰將會給俄羅斯帶來一定的經濟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