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9月17日周三,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公布,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從4.25%-4.5%降至4.00%-4.25%,降幅25個基點。這是美聯儲今年開年以來九個月內首次決定降息。本次決議聲明新增指出美國就業增長已放緩、失業率略升、就業下行風險增加、風險平衡已轉變,刪除勞動力市場穩健。
具體來看,特朗普“欽點”的新晉理事米蘭一人投反對票,主張降息50基點,上次會議投票反對的兩人均支持本次利率決議。利率預測中位值顯示聯儲預計今年共降息三次,較上次增一次,明年再降一次。點陣圖顯示,九人預計今年內再降息兩次,人數未過半,六人預計年內不再降息,一人預計降息五次、即今年合計降息150基點。美聯儲上調今明后年GDP增長預期,下調明后年的失業率預期,上調明后年PCE通脹預期,預計2028年通脹達到目標2%。
會后鮑威爾表示,此次降息舉措是一項風險管理決策,沒有必要快速調整利率,降息50個基點未得到廣泛支持;極為罕見的經濟局勢導致聯儲利率預測分歧大;就業數據修正大主要源于調查回復率低;關稅傳到通脹的過程比預期更慢、幅度更小,關稅貢獻0.3-0.4個百分點的核心PCE通脹。同時,重申美聯儲堅定維持獨立性。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監白雪對新華財經表示,“美聯儲本次降息標志著貨幣政策周期的正式轉向,這一決策背后同時反映了就業市場下行風險的壓力,以及對政治干預與通脹風險的權衡。會議釋放的信號清晰表明,就業已取代通脹成為當前政策的首要關注點。”
白雪稱,本次降息的核心觸發因素是近期就業數據的惡化速度、幅度和潛在風險遠超通脹的溫和反彈,美聯儲需要采取“預防性降息”來應對可能加速惡化的就業形勢。本次會議聲明刪除了此前連續六個季度提及的“勞動力市場穩健”這一表述,新增“就業增長已放緩、失業率略升、就業下行風險增加”等表述,并強調“風險平衡已轉變”,這些措辭調整標志著美聯儲貨幣政策目標重心發生向“穩就業”的轉向。
鮑威爾在會后新聞發布會上將此次降息定義為“風險管理決策”,這一表述表明當前貨幣政策調整并非基于經濟衰退的現實,而是對潛在下行風險的預防性應對,總體基調偏中性。會后公布的季度經濟預測印證了這一點:美聯儲將今年GDP增速預測從6月的1.4%上調至1.6%,同時下調明后年失業率預期,這表明對當前經濟韌性仍有信心;但上調通脹預期并將通脹達標時間推遲至2028年,則顯示出對美聯儲認為通脹在中長期可能依然頑固。
這些預測組合傳遞出清晰信號,即美聯儲已準備短期內容忍適度通脹,以換取就業市場的穩定。正如鮑威爾本次會后所言:“極為罕見的經濟局勢”使得傳統的政策規則難以直接套用,必須采取更為靈活的風險管理策略。
白雪還提及,本次會議利率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內部政策分歧巨大,意味著未來政策路徑的不確定性較高,但總體來看美聯儲仍將采用“溫和、漸進式”的降息節奏。
不過,從多數委員選擇漸進式降息策略——即利率預測中位值顯示的“今年共降息三次,明年再降一次”這一的路徑上來看,美聯儲試圖在穩就業與控通脹之間尋求平衡,既承認就業下行風險需要政策應對,又避免因過快降息而放大通脹風險。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沒有必要快速調整利率,降息50個基點未得到廣泛支持”,正是對這一中間立場的明確背書,旨在維護政策連續性與市場信心,這意味著美聯儲后續仍將采用“溫和、漸進式”的降息節奏。
預防式降息基調下,預計年內還將降息兩次,但消費韌性及通脹壓力下,長期降息節奏將仍舊偏緩,是否能夠開啟連續降息存在較強的不確定性。
白雪認為,2026年的政策路徑將更加依賴經濟、就業數據的演變趨勢與政治周期的互動,是否連續降息的不確定性較高。近期美國非農新增就業數據的大幅下調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模型調整等非基本面因素,并非就業出現結構性惡化,結合近期美國消費支出數據依然堅挺等因素,就業形勢惡化的情形可能被市場高估,美國經濟雖然趨緩但短期內依然具備韌性,而降息周期開啟后,也有助于美國經濟“軟著陸”。這兩點意味著在通脹可能存在反彈壓力、失業率難以大幅上行的背景下,美聯儲持續降息的必要性不高。根據1990年代以來四輪預防式降息的總體幅度來看,整體維持在75-100bp,本輪預防式降息預計整體幅度也會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