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6月16日電(記者余蕊、陶俊潔)記者近日從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建信投資已與18個股權投資試點城市達成合作意向,意向金額超過800億元,共完成股權投資試點業務基金備案及工商登記11只,基金認繳規模超80億元。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具有建行特色的一流股權投資機構。為此我們緊盯‘生態圈’‘產業鏈’‘產業集群’,不斷用改革創新‘引燃’科創熱情。”建信投資董事長張明合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AIC在“募投管”各環節都具有比較優勢
2024年9月,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AIC股權投資試點范圍由上海擴大至北京等18個城市。張明合認為,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股權投資試點意義重大,賦予了AIC新的重要使命。
“AIC在股權投資領域相較于其他股權投資基金具有獨特的優勢。AIC脫胎于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是股權投資的‘國家隊’,資源整合優勢突出。近年來,AIC自身由‘防風險’向‘促發展’轉型,有能力支持股權投資業務的穩健發展。”張明合說。
張明合表示,AIC在“募投管”各環節都具有比較優勢。在資金方面,AIC目前的主要資金來源包括自有資金、降準資金、金融債和其他募集資金,相較一般股權投資機構,AIC資金來源多元、規模大、長期穩定。在投資方面,AIC借助母行已有的廣泛客戶基礎,能夠更早接觸優質客戶和優質項目,且經過近年來的發展,AIC已具備較強的股權投資專業能力,初步形成了符合股權投資特點的決策體系和風險管理體系。在投后管理方面,AIC可整合商業銀行資源,憑借母行分支機構多的優勢,通過屬地化經營,向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助力企業優化財務結構或實施并購重組。
探索“股貸債保”等新模式用改革創新“引燃”科創熱情
多年來,建信投資始終堅持改革創新。2016年率先落地了首單地方國企云南錫業和首單央企武鋼集團市場化債轉股項目,首創“發股還債”的“建行模式”;2017年落地首單民企南鋼集團市場化債轉股項目;2018年發行首單債轉股投資計劃;2020年實現首單轉股資產轉讓交易……
堅持改革創新讓建信投資的債轉股簽約和落地規模始終保持同業領先。目前建信投資債轉股累計落地項目近400個,落地金額超4800億元,總資產超1300億元。
建信投資在股權投資領域也不斷迸發創新靈感,推出許多創新舉措。張明合向記者介紹了“科創貸款+中試保險+股權投資”的“股貸債保”全集團服務新模式。
5月9日,建信投資與中國科學院旗下國科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共同為科技創新項目提供“股貸債保”綜合金融服務。國科新材料在新材料關鍵共性技術、關鍵材料等方面擁有強大的專業能力。雙方將推動合作,篩選、推薦國家戰略急需、技術孵化條件成熟的科技企業或項目,探索建立中試技術開發風險分擔機制,為企業提供科技成果轉化從中試到產業化全過程技術支持與金融服務,推動科技與金融的“雙向融合”。
不久前,建信投資在上海與大零號灣集團共同設立了全國首只養老科創產業基金,以“科技+養老”融合為主線,助力上海市打造養老硬科技產業集群。這也成為股權投資支持養老科創的重要創新探索。
緊盯“生態圈”“產業鏈”“產業集群”打造股權投資試點業務
在股權投資試點中,建信投資目前已與全部18個試點城市達成合作意向,意向金額超過800億元,共完成股權投資試點業務基金備案及工商登記11只,涉及城市9個,基金認繳規模超80億元。
“我們緊盯‘生態圈’‘產業鏈’‘產業集群’,以打造具有建行特色的一流股權投資機構為目標。”張明合說。
他介紹,在賽道選擇上,建信投資注重行業選擇的“硬科技”底色。優先支持國家急需的“卡脖子”領域,以及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行業客戶,重點圍繞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產業鏈中的關鍵軟硬件環節,積極支持具備商業化推廣前景的未來產業。
“在項目選擇上,建信投資聚焦四類項目。”張明合介紹說,對于新興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將“投戰略、投關鍵環節”;對于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將“投改革、投治理”;對于產業集團孵化的科技型公司,將“投早、投小”;對于科技領軍人物和創業企業,將“投人、投技術”。
2024年底,建信投資通過與合肥鑫城控股集團合作設立的建源新鑫(安徽)股權投資基金,對合肥樂凱科技產業有限公司開展股權投資試點業務,投資0.7億元。
“我們聯動總分行加強協同營銷,按照建設銀行‘圈鏈群’打法,即圍繞‘生態圈-供應鏈/產業鏈/資金鏈-產業集群/客戶集群’,提升母子公司之間的引流協同和策應能力。我們在科技資源聚集的重點地區與屬地分行成立聯合工作小組,共同服務用戶。”張明合說。
股權投資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為此建信投資在業內率先成立了研究部門,加大對新質生產力相關行業的研究力度。
與此同時,建信投資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帶來的變革。“我們積極探索利用AI技術和金融科技賦能股權投資業務。因此我們正推進單獨設立金融科技部,推動AI在項目營銷、企業篩選、數據分析、風險預測等環節的實際應用,并將傳統的投資經驗與AI提供的數據分析結果相結合,增強全流程的科學性與時效性。”張明合說。
關于下一步建信投資將如何推進股權投資,張明合表示,一是在市場和客戶選擇方面,強化戰略聚焦,實施“區域深耕”與“產業聚焦”雙輪驅動策略。具體而言,將按照“國家重大戰略+經濟活力強勁+母行資源顯著”的原則,明確劃定重點目標區域,深度融入區域經濟發展脈絡。在這些區域內,緊密圍繞當地優勢特色產業及成熟產業集群,同時注重前瞻性地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深入的產業鏈研究,精準識別關鍵環節的創新型企業,構建與區域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的投資組合,從而做深產業理解、做強區域布局、提升投資價值。二是在自身能力建設方面,深化股權投資產品的專業化設計能力。積極擁抱并實踐市場上成熟的股權投資模式,如母基金、S基金和并購基金等,通過持續的產品轉型與專業化實踐,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多元化股權產品線,持續增強自身的戰斗力,力爭成為最懂科創的投資機構。三是在體制機制方面,加強建行集團內部的資源協同。通過建立高效的內部協同機制與信息共享平臺,緊密聯動總行相關產品部門,充分調動各區域分行的積極性,攜手行內其他具備股權投資能力的兄弟子公司,持續圍繞“圈鏈群”加大市場挖掘力度,精準識別具有股權融資、并購整合等需求的科技型企業客戶,協同設計并提供商投行一體化的綜合金融解決方案,最大化母行綜合金融優勢,共同驅動科技金融發展。(參與調研:陳雯瑾)